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执藥、执一剂、请鬼执藥\香港资深出版人 梁振辉

2018-12-07 03:18: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百子柜”的设计方便了“执”藥

  在西方医术未传入中国之前或在传入之初,人们都看中医。求诊后拿着藥方到“藥房”去“配藥”,然后拿回去“煎藥”;广东人会把这说成到“藥材舖”去“执藥”,然后拿回去“煲藥”。

  上了年纪的人,相信也曾听过以下的话语:

  咪得戚,赚埋赚埋咪又係攞去“执藥/买藥”!

  (勿自鸣得意,赚来又不是拿来做医藥费!)

  这无非是出於妒忌,因而出此咒骂人的话语。

  人们会用“成日孭住个藥煲”(背着煎藥锅度日)来讥讽那些经常需要服藥的人,也会谑称这些人为“藥煲”。称得上“藥煲”,身子必然“孱弱”,而“弱”又可指“强弱”的弱,有人就用“弱过藥煲”来形容那些处於大弱势的人。

  示例1:

  今日打牌唔好预我,打亲都输唔少,“弱过藥煲”!

  (今天打麻将不要预我,每次打也输不少,较藥锅还弱!)

  广东人叫“一服藥”做“一剂藥”,所以“去执藥”也会说成“去执剂藥”或“执番剂藥”。中藥藥力普遍温和,一服未必见效;老人家多会规劝道:“执一剂唔好,咪执多剂囉!”(一服不行便多服一服)。一般相信,中藥有“调理”身体的功效,“调理”又有“整治”的意思。有人就以“执一剂”来表示被尊长或上司整治一番,那就是给他/她训斥一顿了。

  示例2:

  今日迟到,畀老细“执咗一剂”!

  (今天迟到,给老闆训斥了一顿!)

  藥房中存放的中藥繁多,为了方便“配藥/捡藥”(粤语也叫“执藥”),他们会把不同种类的藥放在“百子柜”内。据说此柜源自神医华佗,其“百子柜”有四百个抽屉之多。“百子柜”寓意医者从柜配齐藥物,病人服后藥到病除,百子千孙。习惯上,常用的藥会放在“就手”位置;不常用的会放在较高处,要“执”就得“担梯”(架梯子)了。

  广东人有个与“执藥”有关的歇后语:

  请鬼执藥──找死

  传说中,鬼会找人当替身。若然有人请鬼“执藥”,鬼不配些害死人的藥才怪。

  示例3:

  一日食几包烟,同“请鬼执藥”有乜分别!

  (一天抽几包烟,与“请鬼执藥”有何分别!)

【“粤语方言用字:执”之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