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养生堂 > 正文

放心尝甜/烘焙达人巧製无麸质马卡龙

2021-08-24 04:2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份圣诞节礼物,一颗对家人的爱心,伍凯凝(Anita)12年前开始自学无麸质烘焙。由租来的一张工作枱起步,到7年前和丈夫创立了马卡龙专门店“Little Miss Macarons”,拥有属于自己的烘焙厨房,如今在香港为多个知名品牌、企业活动、婚宴庆生等创作独特的马卡龙塔,又在去年春天设立专做无麸质蛋糕的“Redefine Bakery”,让麸质敏感人士多一个选择,放心尝甜。\大公报记者 黄璇

  Anita拥有一份朝九晚五的正职,白天在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任职,工作之余自学尝试烘焙各种糕饼,用心背后是源自她不忍家人饱受“麸质不耐症”之苦,立志钻研无麸质饮食,让家人一饱口福。

  麸质(gluten)属谷物中的一种蛋白质,常见于小麦、大麦及黑麦(裸麦)等谷物内,它们被广泛制成面粉再用于饼干、面包、面条、薄饼、蛋糕,甚至雪糕等。此外,很多食品亦会添加面粉或麸质去改变食物的质感,例如罐头汤、沙律酱及调味料等,麸质可说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对麸质敏感或是不耐的患者,若不慎进食这类食物,通常几小时内就会出现红疹、眼睛肿胀、消化不良等不同程度的反应。

  网志分享食谱竟接订单

  Anita感慨说,无麸质(gluten-free)早些年在西方国家已受到广泛注意,然而对以米食为主的东方人却是陌生事物,“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而我老公是英国人。十几年前,我们好少会无端端买部焗炉摆在家里,(对烘焙)没什么兴趣的。”她的丈夫有麸质不耐症,儿子也遗传了此症状,两父子对不可缺的主食面包、意粉等都要敬而远之,“你可以想像一下,一个外国人面包不能吃、薄饼不能吃、甜品不敢尝、啤酒不能饮。外出用餐一不留神,连酱汁都会触发过敏反应,而那时候在香港,无麸质产品真的好局限好难买。”

  2009年圣诞节,Anita收到来自丈夫的圣诞礼物─一台红色的厨师机,这令她下定决心研究无麸质饮食,久而久之成为了无麸质烘焙达人。随着尝试的食谱愈来愈多,她决定把这些无麸质食谱写成网志,与其他家长分享,让同路人都可以吃到更多样化的食物。

  机缘巧合下,有高级时装品牌留意到这个网志并向她订购1000个马卡龙,Anita直言,“1000个噃!得我一双手,我心谂送货都要全家总动员,好担心搞唔掂,但又觉得这种挑战称得上可遇不可求”,从未想过自己制作的甜点会获得大公司的认可,有了这次经验发觉“原来自己得嘅”,也令她萌生创业的念头。起初计划开一间多样化的烘焙店,最终决定专攻一项更容易脱颖而出,2014年12月“Little Miss Macarons”就此诞生,主打马卡龙。这种由杏仁粉制成的法式甜点,小小一粒不含麸质,五颜六色缤纷可爱,有如一座小山的马卡龙塔是她的招牌作,随之而来的是一张接一张的企业活动、婚礼派对订单。

  “MacaMOON”创新月饼风味

  日间在职场上是不断精算财务报告的专业顾问,下班回到厨房里,那些百万千万的庞大数值,变成杏仁粉120克、砂糖30克之类的微小数字,但要求极度的精准丝毫没有改变。想要让自己的马卡龙与众不同,Anita在创作上费了不少心思。

  下个月就是中秋节,品牌专为中秋设计的“MacaMOON”再度面世,外观是月球造型,内馅分别是芝麻姜汤丸、咸蛋黄、台湾凤梨、烤开心果,将传统月饼与马卡龙相结合,打造中西合璧的创新风味,今年是该店第四年推出这款产品。“其实2016年中秋节就有做月球造型想法,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整整拖了两年才开始动手,用了三四个月不停试验,终于做出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质感。”此外,农历新年时她还将马卡龙砌成一盆金桔,造型喜庆颇受欢迎。

  2020年春节因新冠肺炎疫情缘故,她反而有机会放慢脚步细心琢磨“未完成的梦”,深思熟虑后,决定新增一条线专攻无麸质蛋糕,起名为“Redefine Bakery”。Redefine意为重新定义,她说以此命名,也是想让更多人对“麸质不耐症”有新的认识,用无麸质食材取代面粉做出来的蛋糕也可以好好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