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喘证病人应避免烟酒。
女,83岁,退休人士。
初诊,2022年6月16日。
患者2022年2月时曾确诊新冠肺炎。现久行易气喘,久坐后双脚脚掌轻微水肿伴疼痛,平躺睡觉时躯体右转可引致气喘,日间常头晕自觉如坐车船,眠差,易醒,夜尿2至3次,汗出多,无盗汗,易恶寒,纳食可,大便3至4日一次,粪质干结,排出困难,小便正常。右脉浮数,左脉沉,舌红,苔腻。
二诊,2022年6月20日。
患者久行气喘消失,平躺睡觉时躯体右转引致气喘情况消失,头晕减轻,久坐后双脚水肿伴疼痛仍持续,眠差,易醒,夜尿2至3次,在服第二日药后开始大便1日1次,质软成形,小便正常。右脉浮数,左脉沉,舌红,半边苔腻,半边无苔。
三诊,2022年7月6日。
患者自述二诊服药过后气喘消失。但数日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回复气喘。现久行及睡觉气喘,无头晕,坐后双脚水肿伴疼痛,眠差,易醒,夜尿2至3次,纳食可,大便1日1次,质软成形,小便清长。右脉浮数,左脉沉,舌淡红,苔薄白。
治疗:从初诊时患者的症状中可见一共有五个健康问题,喘证、眩晕、水肿、不寐、便秘。患者以喘证为主诉,当时笔者判断此为喘证的表寒里饮证,故以小青龙汤加减散寒化饮,另处方麻子仁丸润肠通便。二诊时病情减轻,但水肿仍然持续,故以五苓散加减作处方,当中保留前方小青龙汤的君药(主药)麻黄和桂枝宣通肺气。三诊和二诊中间相隔大约半个月,二诊后气喘已消,但停药十日后复发,故改以定喘汤加减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