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图为1989年小岗村的丰收景象/资料照片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形式,冒着巨大的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更赢得了“改革第一村”的美名。近年来,小岗村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行“农民变股东”试点等农村发展的创新举措,再次踏上改革征程。目前,流转土地面积已占可耕地面积的60%以上,以集约型现代农业的形式经营,实现了土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1978年11月的一个冬夜,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如是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彼时,这群衣衫褴褛的农民也没想到,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改革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大幕。40年过去了,“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立华说,当年搞“大包干”只是为了能吃饱肚子活下去,而现在过上的好生活是当时“想都不敢想的”。201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安徽小岗村考察时这样感慨。“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曾家家乞讨 到月入翻九番
1978年前的小岗村,是远近出名的“三靠村”,“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上世纪60年代,小岗村曾出现饿死60多口人,饿绝6户的惨况。今年69岁的严宏昌,是小岗村“大包干”18位带头人中的带头人。当年分田到户,严宏昌是小岗生产队队长,最为主要的组织策划者。村民“大包干”签订的“生死契约”,正是出自他之手。
那时的小岗村有20户人家,共115人,耕地1100亩,但适种只有300亩,人均年口粮只有几十斤。严宏昌介绍,自1957年开始,全村年年吃国家供应粮,很多时候一年要吃11个月。村民吃不饱饭,正月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出去讨饭。严宏昌说,当时小岗村有一句俗语,每到秋收后,“算盘响,换队长”。必须要改变现状,严金昌在此时有了把小岗村分地到户的想法。
在分地后大家的劳动积极性远远超出严宏昌的意料,“再也不用吹哨子了,村民主动向别的生产队借牛、借犁早早就完成了冬耕,连村里的荒地、田角都开垦了出来”严宏昌说。实行“大包乾”后的第一年,小岗村在遭遇罕见大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大丰收。光油粮总产就达到了3.5万斤,相当于前20年产量的总和。小岗村人不仅吃饱了肚子,还上交粮食给国家和集体,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400元,是上一年的18倍。
一二三产并进 做乡村示范
如今,时光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开拓乡村旅游,鼓励农村电商,唤醒沉睡的集体资产……小岗村又一次站在了农村改革的前沿。在严宏昌家中,记者看到一本今年4月下发的《小岗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小岗村下一步将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包括加快推进5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建设、争创国家5A级景区、建设4300亩高标准农田等多项内容。目标就是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把小岗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创新、创业、创意融合的全域田园综合体,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示范。
在十年前区划调整后,现今的小岗村已辖有23个村民组,4173名村民,耕种面积扩展到1.45万亩。今年2月9日,小岗村近百名村民代表聚集在“大包干纪念馆”前,领取了小岗村第一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每人350元。2017年,小岗村实现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也从当年“大包干”前的20多元增长到18000多元。为促进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小岗村去年完成了21,320亩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截至目前,小岗村土地流转规模已达8,800亩,占耕地总量的61.2%。
小岗村改革先行者
图:1979年,小岗生产队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资料照片
1978年前 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年人均口粮40馀斤,大多数村民都曾出门讨过饭
1978年冬 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并于第二年秋实现温饱
1979年秋 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12488公斤公粮
至2013年 小岗村村民40%从事第一产业,近45%的人从事二产(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已流转的土地面积有8400多亩
至2015年 小岗村黑豆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黑豆种植面积约有5000亩,总产在2000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0元
树“小岗精神” 立“敢为人先”锐气
图:改革再出发,图为小岗村农民展示领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资料照片
“一夜跨过温饱线,20年未过富裕坎”,这曾是外界对小岗的印象。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坦言,小岗村在全国率先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不只是20年,而是有30年的徘徊,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金,包括交通等不能进村,没有工业,你想有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不现实。”李锦柱说,其实小岗村在“大包乾”后的发展轨迹,也正是内地99%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小岗精神”及小岗村“敢为人先”的改革锐气,在现今的全国农村改革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仍可以发挥重要示范和教育作用,值得发扬传承。
在李锦柱看来,小岗村“大包干”能够干成,是农民自发主动探索、各级干部勇于担当、中央高层实事求是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由此诞生的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大包乾”精神。同时,与“大包干”精神一脉相传,在小岗村新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沈浩精神”。2004年2月,安徽省委选派沈浩任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带领小岗人开启“二次改革”,推行土地流转,发展工业、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使小岗村大变样。2009年,年仅45岁的他因积劳成疾而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小岗村。“扎根基层、忘我工作、服务群众、锐意改革”成为“沈浩精神”的核心内涵。而“大包乾精神”和“沈浩精神”则是构成“小岗精神”的两座丰碑。李锦柱说,改革创新是小岗的基因和底色,在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发扬“小岗精神”,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更有力地推进改革。
港企锻炼八载 “包二代”返乡助创业
图:许多在外打拼的村民如今都回到了小岗村发展。这是村民与妻子擦洗自家购买的轿车/资料照片
今年4月,小岗村自己的电商平台正式上线,50个特色产品网店开通,打开了小岗农副产品对外销售的新渠道。电商平台的负责人是小岗村党委委员严余山,今年45岁的他是大包乾带头人严宏昌的长子。在小岗村,“大包乾”带头人的子女被称为“包二代”。在外打拼20多年的严余山从业经验丰富,并看好小岗未来的发展空间。去年,严余山开始聚集一批有志于创业的小岗青年,成立了近200人的创业微信群,为他们提供创业资源和技术支持。
严余山19岁就外出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广东一家名为东莞旺兴达电子有限公司的港资企业,主要从事电子元件制造。他说,香港老板不会去看你的学历有多高,只看你的能力有多强。因此,在这家企业工作的八年间,靠着不断学习,只是初中毕业的严余山,从保安干到车间主任,再到销售部经理。在港企的八年时间,严余山学管理、跑市场,为他后来在上海、北京等地创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2014年,严余山放下了在外地创业公司的业务和工作,回村全身心投入家乡发展。他称,这几年来的小岗变化非常大,除了硬件环境,人们的思想、精神面貌,创业热情,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带动,能培育出更多小岗人自己的农村创业项目,带动小岗村民致富。
18户“生死契约”仅有17个红手印
图:1978年冬,农民们按下红手印的“大包乾”契约/资料照片
小岗村的“生死契约”及18户村民按红手印的故事,随着数十年来媒体的报道被大家所熟知。然而,“生死契约”上除了书写者严宏昌的落款外,并非按了18个红手印,而是17个红手印和3枚印章。此外,当年签订契约日期并非上面写的12月,而是1978年11月24日。
据严宏昌透露,当年组织分田到户,通知大家开会时带上私章,哪知道全村只有3户人有私章,剩下的村民很多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整份契约包括村民的名字都是严宏昌写上的,没有私章的村民在自己名字上按上了手印。同时,小岗村当时共有20户,但开秘密会议时,只聚齐了18户,有两户是单身汉,出去要饭长期未归。严宏昌便找其他两位村民替他们做担保,也替他们在名字上按上了手印。严宏昌还透露,当年契约上写的日期是12月,因为村民常年外出要饭,没人知道当天的具体日期,因此日期也是估摸着写的。后来严宏昌去镇上买东西,看到商店的日历才知道那天的准确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