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漫步中央大街 看中俄文化交汇

2018-08-01 03:17:41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央大街入夜後灯光闪闪

大公报实习记者郑云风摄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冯颖诗哈尔滨报道:哈尔滨城市地标中央大街全长1450公尺,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亦是亚洲最长最大的步行街。大街上林立着十五至十九世纪不同时期欧陆风格的建筑物,浓缩了中俄交汇的文化及历史。

据悉,中央大街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於1924年主理设计与监工。置身於这条百年“洋马路”上,脚踏温润光亮的“麵包石”,就有了“东方莫斯科”的亲身体验。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俄式餐厅是许多地道哈尔滨家庭日常聚餐的地方。“桌上不见筷子,手中握着刀叉”的画面在一百多年前已出现在哈尔滨人生活中。

中央大街建於1900年,当年的中东铁路公司在一片低洼泥泞中随手一画就成了大街的雏形,起名“中国大街”,意为给中国人用的大街,1928年7月正式改称“中央大街”。彼时哈尔滨外贸空前繁荣,世界各国商人开始进驻大街,陆续集齐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现当代等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并承传至今。

哈尔滨与香港的建筑风格、生活习惯都融合了西方文化。港生黄璟瑶表示:“对港人来说五光十色、中西交融的建筑并不陌生,但不同时期的欧陆风格聚集在同一条大街上的确难得一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