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中国2030“探木” 下一站星际穿越

2019-07-12 03:03:56大公报 作者:贺鹏飞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深空探测进入“爆发期”。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11日在江苏昆山透露,中国今年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取样带回地球,明年将发射火星探测器,随后还将开展对小行星探测,计划在2030年前后开展对木星、木星卫星的探测,以及行星际之间(太阳系内围绕太阳和行星的空间)的穿越探测。\大公报记者 贺鹏飞昆山报道

“2019中国昆山创业周.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昆山专场活动”11日在江苏昆山开幕,欧阳自远在会上介绍了“嫦娥工程”的最新进展。他说,自从2004年国务院批准“嫦娥工程”以来,中国已经累计发射了四颗“嫦娥”探测器。其中,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是环绕月球进行整体探测,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则着陆在一个具体的区域进行精细探测,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中国部分成果领先世界”

今年,中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正面取样带回地球,下一步还要发射嫦娥六号到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从而实现探月工程“绕、落、回”的第三步目标。欧阳自远还透露,中国已进入深空探测时代,明年中国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随后还将开展对小行星、木星、木星卫星,以及行星际之间的穿越探测。

据悉,嫦娥五号将继续采取软着陆的方式,着陆点距离美国“阿波罗计划”6次着陆点1000多公里之外。2019年1月,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嫦娥六号则计划到月球背面的南极着陆并取样返回。

相较于前期探测任务,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探测任务的难度大大提升。欧阳自远表示,他已经组织全国的科研力量,相信一定会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总的来看,我们真的有一部分成果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他说,通过“嫦娥工程”,中国培养了一支庞大的、年轻的、有作为的科学队伍,而国家的强大需要在更多的高科技领域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产业转化。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中国为未来深空探测工程规划了四次重大任务的实施。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当时曾表示,这四次重大任务分别是:一,2020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一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二,实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进行火星表面采样返回,开展火星构造、物质成分、火星环境等科学分析与研究;三,进行一次小行星探测;四,规划一次木星和行星的探测。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