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济 南/品青团学典故 盼射柳着汉服

2021-04-05 04:25: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四月三日,济南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举行清明射柳活动。\中新社

  4月4日,在山东大学就读的港生李婧彤第一次吃到了青团,“没想到清明还有这麼美味的习俗!”

  青团是江南地区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青团一般为青色,旧时做法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裏,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软糯清香。现在青团已有多种口味且风行大江南北。

  李婧彤在山东大学2020级新闻传播学院就读,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她从美味的青团感受到以前未曾了解的清明习俗,“以前在香港没有吃过,听内地同学介绍后才了解到这个习俗。”据其介绍,学校食堂的青团有芋泥、肉鬆、黑芝麻三种口味,排队的同学很多,她和朋友品尝后纷纷点讚。“很好吃,晚点还要再去买!”

  当日,李婧彤所在学院推出一篇关於清明的文章,她从中学习到更多折柳、踏青、放风筝、祭祖等传统习俗,更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她还了解到,济南大明湖畔每逢清明都会有“射柳”活动,她对此很感兴趣,希望有机会亦身着汉服体验这种传统礼射文化。\大公报记者 殷江宏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