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龙翔建议: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增加礼敬劳动者内容

2022-03-06 14:49:02大公网 作者:陈旻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 受访者供图

  让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工匠“可感知”“可触摸”。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增加礼敬劳动者内容的建议引发关注。龙翔表示,“要厚植工匠情怀、褒扬工匠文化,需要寻求一些更加可感知、可触摸的方式,让劳动者清晰切身地感受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呼唤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龙翔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有了以上诸多案例,但从整体上看,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普遍认识不足,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氛围不够浓厚,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不高,职业技能岗位缺乏足够吸引力,与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需求不相适应。

  在他看来,把建设者的名字铭刻在自己劳动创造的作品上,契合了中国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文化心理,对于激发劳动者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工匠的浓厚氛围,引领更多劳动者立足岗位、奋发有为、精益求精,促进社会涌现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龙翔认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追星,就追‘大国工匠’这样的星”。

  龙翔将目光聚焦到制度保障,并尝试细化成举措。他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重大工程项目中增设礼敬劳动者内容的具体制度,并逐步进行推广。

  一是要明确重大工程项目范围。凡列入范围的项目都应当设立相应载体铭刻普通建设者的名字。可先在永久性建筑建设中试行,并根据试点情况逐步进行推广。

  二是要统筹设计和规范。根据项目规模布局和环境特点,在适当位置合理选择铭刻的载体、尺寸和铭刻方式,使之与项目有机融合统一,并有利于永久留存和展示。

  三是要增强仪式感。可在项目落成典礼中设置“铭名载体”揭幕仪式环节,邀请项目建设者代表参加和见证。

  “希望把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工匠精神从制度保障上确立并加以落实,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劳动光荣、立志做工匠,为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龙翔说。


责任编辑:郭晓妍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