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遭遇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流域干旱导致水电发电能力大幅下降,能源保供形势严峻。受此影响,不少新能源充电桩暂停运营,新能源车车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充电”压力,地方政府、新能源业界纷纷作出在晚上用电低谷时段错峰充电的呼吁。从事网约车运营的林师傅21日晚在成都市连跑8台充电桩,行驶50公里以上才得以为新能源车充电续航。
22日上午,成都市气象台连续12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持续性的高温干旱天气、发电量和用电量的严重供需矛盾,让四川新能源汽车车主有点难。
据报道,有一家充电桩运营商在四川部分区域只有30%的电力供应。林师傅告诉记者,“由于充电车辆排队太多,21日晚我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找了8台充电桩都没上电,无奈只能行驶50多公里到金牛区,终于充上电。每台充电桩旁都排队长达600至700米,大致有50至60辆车在排队等候充电。幸运的是,金牛区的充电桩只有10多辆车排队,等候半小时充上电。包括到处找充电桩,再排队充电,总耗时2小时以上。”
40车辆轮候1台充电桩
不仅是夜晚,白天充电同样要排队。22日早上,林师傅又找了4台充电桩,每台充电桩均有约40辆车辆在等候充电,早上同样排队两小时才充上电。“有网友笑称‘不是在充电,就是在找充电桩的路上。’我每天为车辆充电会耗时4小时以上,这种充电难的情况已持续一周了。”林师傅说,首先要找充电桩,选择哪里排队的车辆少,发现每台充电桩都有很多车辆排队时,就只能排队等待,耗费太多时间成本。“由于限电,有的新能源充电站已暂停运营,有的新能源充电站只开放了一半的充电桩,导致充电排队太久。希望天气尽快凉爽,降低城市的负荷。”
因极端高温天气等原因,四川省预计最大用电负荷将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为确保电网安全与民生用电,四川目前已启动三级保供电调控措施,新能源汽车车主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面临充电难、换电难的问题。
车主拟购太阳能板备用
“我们旁边有一个变电站的充电场所昨晚开始排队了,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成都市民刘先生说,虽然自己暂时还未遇到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但也在考虑购置一些充电和储能设备,以备不时之需,“比如可以用太阳能板给电池充电,有太阳就能充,就是充得很慢”。
18日晚间8时许,结束一天工作的成都市民梁先生,像往常一样开车去附近商场充电,却发现平时常用的充电桩点位都关了。他只得在手机上寻找其他充电桩,“和其他网约车一起在外面排队,到12点多才充好电回家。”
此后几天,梁先生发现常去的商场充电桩点位都关闭了。“商场充电略贵些但很方便,有时我上班把车停到商场停车场慢充,下班充满就开走了。外面的充电点位费用一般便宜1/3,夜间甚至便宜一半以上,但充电的网约车和货运大车比较多,经常一排队就是几个小时。”
川渝保障 新能源车充电措施
错峰充电
为呼吁车主避开用电高峰期间充电,多家充电运营企业在夜间11时至翌早7、8时的用电低谷期间降价,引导用户夜间充电,实现城市电网错峰。
光储充电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鼓励充电运营企业开展充电站光储充改造,通过增加分布式储能设施,实现夜间的电充白天的车,降低白天充电对电网负荷的需求。
有序充电
为保证用户在夜间低谷时段有序充电,充电运营企业增加现场疏导人员,保证用户夜间充电的需求,并考虑排除公司会调整白天服务价格的可能。
加大供电
在水电大幅减发下,四川67座火力发电厂迅速补位,贡献装机量约1.5倍的发电出力;重庆亦深挖市内小水电、地方电网、自备电厂等135家电源点增供潜力。
重庆商场营业5小时 降用电负荷
图:近日重庆节约用电,连地铁车厢内也缩减大部分照明。\网络图片
受近期连续高温及突发山火影响,重庆市电力供应形势紧急。该市电力电煤保供工作专班于22日发布紧急通知,通知显示,为确保电力安全有序供应,保障群众基本需要,现决定调整各商场营业时间,压降用电负荷,让电于民。
从8月22日开始,各商场营业时间调整为每日16时至21时,缩短营业时间至5小时,结束日期将根据气温变化和供需形势及时公布。虽然购物中心仅营业5小时,但内部超市仍由10时营业至22时,以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同时,该市多个区从21日开始,已于夜晚关闭景观灯饰,以保障电网安全和居民生活用电。
据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数据显示,当前,重庆电网最大负荷已达历史极值,空调降温负荷需求快速攀升并持居高位,占该市负荷需求比超过50%,较去年增长30.9%。对此,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在电力调控方面,将继续按照民生优先,做好有序供电管理。在抓好89家统调电厂运行调度的同时,深度挖掘市内电源点增供潜力。在电力外购环节,会同市电力公司密切对接国家电网公司、三峡集团以及川陕甘宁疆等省区,全力争取外购电支援,协调电煤资源和运力保供支持,以实现电煤库存稳步增长。
新能源车破千万 公共电桩需求大
在微信群“汽车之家四川群”上,新能源汽车充电成为了最近几天的热点话题。有群友告知记者,小鹏汽车的车主有收到相关提示,受极端高温天气持续影响,根据政府“让电于民”要求,同时保障充电安全,近期部分小鹏充电站不定时运营、暂时停运。蔚来汽车车主则表示近日换电站都排起了长队,以前几分钟就能完成的换电,现在要等待比较长时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21.6%。公安部数据则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大关。虽然不少人选择新能源汽车代步,但由于小区车位、电力设施等各方面原因,当前有较大比例的新能源汽车车主无法安装家用充电桩,是通过公共充电桩来维持日常出行。同时,一些货运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公交车,也依赖于公共充电桩的快充,这使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更加突出。
夜间充电降价 鼓励车主错峰
图:从一款寻找充电桩的小程序上可见,成都部分充电桩已经停止运营。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近日向充电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以及广大新能源车主发起倡议,倡导积极提供错峰充电换电服务,以引导各类新能源汽车利用夜间低谷时段充电。通过有序充电、智能调度等需求侧管理手段,实现城市电网错峰,缓解供电压力。
倡议的发出得到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的积极响应。多家公司均在夜间峰谷段,根据区域、场景等场站每度降价0.1至0.3元。同时,还有不少企业将用电高峰期服务费上调,引导用户夜间充电。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其中一个充电站为例,在价格引导后谷段充电量从原来的谷时占比36%,提升至54%。对于车主来说,在夜间低谷时段充电,省下的电费加上降低后的服务费,以单次充电约30度电来计算,可节约24元。
据了解,该联盟下一步将健全统筹协调机制,避免区域性充电服务能力停摆;同时加快“统建统管,有序充电”、“光储充放”站建设,加速构建未来城市能源管理新模式。鼓励充电运营企业开展充电站光储充改造,通过增加分布式储能设施,降低白天充电对电网负荷的需求,保障城市电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