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当前,移动支付发展逐渐显现两种趋势:一是伴随智能设备进一步普及,生物识别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率已达到68.1%,与银行卡/支付密码使用率72.9%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二是跨境支付发展或将提速。伴随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境内支付企业凭借移动支付技术优势与市场拓展经验,将更加聚焦海外市场建设与挖掘,满足公众跨境支付需要。
报告还显示,移动支付整体继续稳步发展,数字场景与人民生活高度融合。移动支付已满足社会公众数字生活基本需要。77.5%的手机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常用场景接近11个,较2021年进一步增长。同时,伴随数字支付场景持续下沉,三、四、五线城市的居民对移动支付的依赖度持续增长。此外,线下实体店、线上综合电商、公共事业缴费、外卖点单场景也表现活跃,自助售货机、直播购物、社区团购等新兴场景呈现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与我国老龄化趋势相匹配,移动支付的使用在老年群体中也呈现加速普及的态势。6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超7成的人会在日常消费和公共事业缴费场景中使用移动支付,54.2%的老年人会进行网络购物。多数受访者表示,移动支付的适老化改造已初见成效,高龄群体的消费生活更加丰富和便捷。
大公报记者张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