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专家观点/图便利更要安全 管理立法需跟上

2023-09-20 04:03: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记者在广州一家便利店内体验刷掌支付。\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近日关于刷掌支付的话题很火。其实,刷掌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2015年,支付宝就对外展示过掌纹支付技术;2018年,西安高新区一小区安装了通过识别指纹开锁进门的门禁识别系统;亚马逊在2020年推出了AmazonOne支付系统,采取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技术;微信在2021年对刷掌支付在小范围内进行应用测试,并获得刷掌设备相关的多个实用新型专利。

  由现金支付,到银行卡支付,再到手机支付,又进而出现刷掌支付,方便程度前所未有。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刷脸进门到刷掌进门,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实践,可能会改变人们的观念和习惯。不过,彭澎同时指出,生物识别支付虽然方便,但只要移动终端存在,生物识别的吸引力还是有限的,而且像刷掌这样的生物识别支付虽然使用方便,但盗用可能同样方便,因此,财产安全、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等都要有所考虑,并亟需在规范、标准、立法上进行制度安排。

  记者到便利店亲测刷掌支付全过程,第一次录入掌纹信息并在手机授权开通后,再次使用即可完全脱离手机,支付一秒完成,确实非常简单便捷。在使用过程中,手掌信息的采集需要得到用户本人的知情和配合,但是采集设备是否有本地存储,设备丢失是否有洩漏风险等尚不明确。另外,数据传输尚不明确是否有加密,有可能被拦截洩漏。目前,刷掌设备的安全性尚未看到具体说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