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月1日上午,人们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参加西藏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赵一存北京报道:国务院新闻办10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据介绍,2022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2133.64亿元(人民币,下同),按不变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28倍,年均增长8.6%,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三包”学校 保障孩子受教育权
当日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境外提到的所谓“藏族儿童被强迫在寄宿制学校上学”情况,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徐志涛指出,这是别有用心的诬蔑抹黑。
他表示,西藏一些地区由于海拔很高、自然条件艰苦、人口居住极为分散,特别是农牧区的孩子上下学都十分不方便,分散办学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尤其需要设置这种“寄宿+走读”的学校,来保障孩子们受教育权并平等享受高质量教育资源。西藏自治区在寄宿制学校里面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非常重视学生家庭参与学校的教育,通过家委会、开放日等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寄宿生活管理和规划等。无论是寄宿还是走读,完全是由学生和家长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
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发布的第16部涉藏白皮书。在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新时代中共的治藏方略,并将其概括为“十个必须”。此次发布的白皮书用逾1.7万字,分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法治六个部分,论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的治藏方略和成就,也用数据、事实回应了外界对西藏相关问题的质疑。
针对有境外机构宣称“西藏强迫农牧民接受职业培训并转移就业”,徐志涛表示,当地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他说,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保护公民劳动权。近年来,西藏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农牧民的就业。
“西藏积极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象为16周岁以上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在制定培训就业计划的时候,充分尊重民众意愿和需求,培训项目、培训方式和培训机构都由城乡劳动者自主选择。”徐志涛说,这些做法受到劳动者、就业者一致好评。
西藏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藏族的文化非常绚烂,然而,也有传言称“西藏的文化得不到保护,正在消失。”对此,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表示,西藏始终坚持推进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地区优秀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方针政策。自2012年以来,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3.25亿元支持西藏的非遗保护事业发展。其中,格萨(斯)尔、藏戏和藏医药浴法已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此外国家还先后投资近4亿元实施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使文物保护利用发展全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