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攻关太空育种 经济效益千亿级

2024-03-18 04:03: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从太空带回来的植物种子。

  在空间站以及以往的航天活动中,中国科研人员还开展的另外一种探索──太空育种,这类研究主要服务于地面人类,力求通过航天诱变育种,获得具有优质、高产、早熟、多抗性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中国的太空育种已有30多年历史。据介绍,1987年以来,中国先后利用各类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菌种、试管苗等4000余种,培育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和番茄、辣椒等园艺作物新品种,经过国审和省审的航天育种新品种超过200个,累计种植面积1.5亿亩,产业化推广创造经济效益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在牧草、林木、花卉等领域也有一定规模推广应用,还获得了一些对产量、品质有突破性影响的材料。

  目前,中国太空育种单个品种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是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录祥团队和山东农科院李新华团队合作育出的鲁原502。这种高产小麦新品种,具备优秀的高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2018年当年推广应用面积超过2000万亩,成为中国第二大主推小麦品种,增产效果显著,也因此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至目前,“鲁原502”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