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风正扬帆──“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2024-05-26 04:03: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5月23日下午,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

  “党的二十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研究改革。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面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请大家畅所欲言。”

  会场中,有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代表,有来自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有来自有关部门和地方的负责同志。

  两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先后发言,不约而同谈到促进民营企业聚焦主业、修好内功的重要性──

  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还记得,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曾勉励他:“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丁世忠建议,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定民营企业扎实发展的信心。

  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在发言中说,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较短,令人十分痛心。他建议,在国家层面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评价和支持体系,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对两位代表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根深叶茂,主根要扎稳,这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我在福建、浙江工作时,鞋帽服装方面的民营企业非常多。从最开始的来料加工为主到现在创立自己的品牌,进而超过国际品牌,我观察这些异军突起的企业,就是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做强主业。”

  “如果企业成立没几年就倒了,那么我们发展现代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也就没有持久性。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总书记说。

  当来自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张斌谈到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防止“内卷式”同质化竞争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可以做更多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是否就等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光盯着‘新三样’,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总书记回忆起往事:“我在正定工作的时候,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一个概念──限于当时中国经济实力和条件,要多考虑实现现代化的‘穷办法’。我在‘穷办法’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土办法’,就是适应当地的办法,不一定要大而全。”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推进深层次改革,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座谈会上,德国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大全分享了企业知识产权在中国得到有效保护的故事,并就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提出了意见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会因为是外资企业就将其挤出中国市场。我们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各位代表发言的时间超过了一个半小时,习近平总书记不时提笔记录,一次次插话询问,了解具体情况,深入交流回应,会场里洋溢着热烈活跃、坦诚务实的氛围。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作出战略指引:

  紧扣改革主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征程上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帜,也必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

  突出改革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实效,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

  把牢价值取向──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讲求方式方法──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要坚持守正创新,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

  会场里,掌声如潮。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将掀开新的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