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长兴县对铅蓄电池行业启动第一轮专项整治,相关企业从175家锐减至61家;2011年,长兴县又展开了第二轮专项整治。如今已升任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分局副局长的俞文杰表示,“当时生产一块蓄电池能赚15块钱,利润算很高了,所以我们在关停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有的企业表面停产,一到晚上就偷偷启动机器,甚至点着蜡烛摸黑生产。”
回过头看,两轮整治行动最终能获得成功,离不开政府“不搞一刀切”的态度以及龙头企业的“挺身而出”。
同样起源于长兴的超威集团是从这座小县城跑出的另一家千亿级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与天能发展途径相类似的是,两者都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兼併重组,改造了当地较为落后的生产企业,在提升行业环保效能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腾飞。
“从一开始,政府的态度就不是一刀切地关停,而是只砍‘低小散’,然后将剩余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扶大扶强’,吸引人才与投资。”最新数据显示,长兴县绿色能源产业链已经集聚规上企业48家,产值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25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