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互联互通/探索异地养老 满足港澳长者需求

2024-08-02 05:02: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7月5日,居民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测量血压。\新华社

  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受访表示,近年内地在退休养老金保障、完善社区养老措施等方面不断提升,推出讬老机构、长者食堂、星光老人之家、长护险、时间银行、家政中心等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多元化服务。此次《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等措施,为今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彭澎建议,未来大湾区可在港澳人士异地养老安排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尝试,持续推动湾区养老服务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在内地“跨境养老”,已成为港澳老年人养老新趋势。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化养老服务合作开始,粤港已扩展针对养老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也纳入了更多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医疗机构,方便港人北上就医、养老。另外,为满足港澳居民尤其是居粤香港长者的就医需求,还出台了“港澳药械通”政策,打通了国际先进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内地临床应用的通道,为港归长者在湾区内地就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有在粤生活港人表示,期待随着三中全会政策的落地实施,湾区间各城市可以进一步打破制度壁垒,继续扩大香港长者医疗券的适用范围,实现内地和港澳的医疗系统信息互联互通,商业保险公司简化港澳老人在内地就医后支付和理赔的流程等,积极探索港澳人士异地养老制度安排,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大公报记者黄宝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