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月2日,大批国产汽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等待装船出口。\新华社
编者按:擘划“十五五”,开启新未来。2025年的春日,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大幕。深化改革开放,带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力促进消费,引领双循环展现全新气象;推进和平外交,肩负全球稳定发展使命;释放政策利好,香港迎来全新发展机遇……面向2025年,聚焦全国两会,大公报今起推出《两会前瞻》系列报道,从不同维度对可能出台的最新政策及重要信号进行分析、解读。与此同时,还开启全新栏目《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广泛汇总民情,认真收集民意,深度联系民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2026-2030)规划的谋划之年。因此,2025年全国两会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以及将推出的一系列新举措,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落实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谋划“十五五”开篇布局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扩大内需、促外贸稳增长、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一项关键词。有学者建言,及早谋划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十五五”重大项目,将有力拉动经济增长,更好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消费需求。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扩大国内需求”置于首位,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着重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
展望“十五五” 国内大循环更畅通
中央定调之后,国家各部委纷纷行动起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随即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也公开表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出更多务实举措。财政部则在通知中指出,拟在政府采购中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价格评审优惠。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大公报说,“十五五”规划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十五五”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国内大循环将更加畅通,国内市场将更加活跃,消费潜力将持续释放。刘英还认为,及早谋划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十五五”重大项目,也将有力拉动经济增长,更好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消费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内地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近10%。显而易见,多数国家仍看好中国市场,积极增加对华投资,彰显出中国投资市场能有效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
新兴市场将有力支撑外贸增长
当前,单边主义抬头,保护主义升温。不确定的外部形势也成为中国2025年对外贸易的主要挑战。不过,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孟嶽日前公开表示,2025年我国外贸发展仍然有很多有利条件。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也透露,2025年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升引资政策吸引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预计,2025年中国将在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上取得新成效,尤其是提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对中国外贸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构成有力支撑。而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日益完善,中国外贸发展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专家分析 | 继续推进开放 迈向“世界市场”
2024年,中国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居全球第一,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截至目前,已与26个国家实现普通护照全面互免签证,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入境。作为中国积极主动对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方式,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都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大公报说,2025年,中国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与发展中国家和新经济体以及发达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会不断加强。中国也将继续推进高质量的发展与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展现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这一提法反映了中国在对外开放战略上的新动向。”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对媒体表示,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可以减少对多边谈判的依赖,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动权。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长期来看,中国要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角色转变,推动更加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营造双赢、多赢的全球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