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两会前瞻 | 湾区学历互认 升学路路畅通

2023-03-02 04:25:57大公报 作者:李望贤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为粤港教育合作的典范,图为202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受访者供图

  在备受关注的教育领域,《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的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等诸多措施正在陆续落实。多所香港高校迈出在湾区内地城市办学的步伐,众多港人子弟学校陆续开班,两地学历互认机制日渐完善……然而港校在内地办学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刘江华建议中央支持国家教育部加快与香港探索副学位资历互认、进一步扩大副学位内地升学的学校数量。去年,由香港伍伦贡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大湾区首个“香港副学士及学士衔接课程”落地,显示出内地与香港在系列教育领域的合作逐步深化,学子升学之路日渐畅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的宗旨很简单,我们想把香港中文大学办学的模式,带到大湾区珠三角地区,看能不能办得成,现在成绩有目共睹,这个方程式真的很成功。”日前举行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下简称“港中深”)的年度春茗上,香港中文大学(下简称“港中大”)校长段崇智一行来到深圳,与港中深校长徐扬生同台介绍学校进展,揭示了这所深港合办高校的渊源。

  共建科研平台 共享教育资源

  徐扬生形容港中深与港中大的关系,犹如盆栽的新株与旧株根脉相连,在深港恢复通关之后,可以开展更多合作,包括共建科研平台,共享教育资源,乃至共同培养学生。去年10月,两校联合设立大湾区2+2本科学位课程,让学生于深港两地校园双主修本科课程。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港中大和港中深签署的三方深化合作《补充协议》明确表示两校将合作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微电子、机器人等学科专业;支持共同建设公共政策学院、微电子学院;支持共同发展医学院、医院,并将联合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平台。

  “港中大很多学科在国际上排名前列,是知识的源地,如果说这是水源,我们在香港创造了很多水,但是从实验室到应用,需要一条水管,让上面的水流到下面水桶,跟深圳这边紧密联系的好处就是这条水管连成了。”段崇智说。

  在粤港教育合作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领域──副学士学位课程。去年5月,由香港伍伦贡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香港副学士及学士衔接课程”启动,也是香港副学士课程首次落地内地,完成课程后将获颁香港伍伦贡学院副学士证书。项目参与者之一、80后港青郑卓斌介绍,“信息科技专业契合深圳高科技城市的定位,媒体创作亦适应发展趋势。机场运营及航空物流专业则有特色,相信能切合市场的需求和大湾区发展。”

  副学士课程 培养实用型人才

  业界认为,副学士可以培养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两年读完后进入研究性的大学再深造两年,可以拿到学士学位。郑卓斌表示,项目计划招收香港及内地学生,一方面满足内地港人的求学需求,也让更多内地学生有机会接触港式教育,“现时内地学生申请香港本科高校要求非常高,而修读副学士门槛相对较低,未来亦有多一次机会可以申请香港高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