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属和纪念馆工作人员、志愿者缅怀去世幸存者。\大公报记者贺鹏飞摄
3月1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去世幸存者熄灯仪式”,送别今年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伍秀英、易兰英、陶承义4位老人。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8人。
随着灯光熄灭,4位去世幸存者的照片从彩色变成黑白,幸存者家属和纪念馆工作人员、志愿者依次向逝者的遗像鞠躬和献花,表达缅怀与哀思。
艾义英于1月9日上午去世,享年97岁。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艾义英的爸爸艾仁银、两位叔叔艾仁炳和艾仁林、两位堂哥艾义生和艾义荣,还有她的平姓姑爹(姑父)父子等7人都被日军抓走,除堂哥艾义荣死里逃生外,其余6人全部被杀害。
“从我记事起,奶奶就经常讲述1937年的遭遇。她亲眼目睹亲人被日军杀害,艾氏满门仅剩孤儿寡母。”艾义英的孙子黄睿说,每当讲起伤心往事时,奶奶就会哽咽难言,泪流满面。她经常教育子孙后代要记住家族曾经在南京大屠杀中受过的苦、遭过的难,更要好好努力,尽己之力为国家做贡献。同时,她四处奔走,揭露历史真相,生前曾到日本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
惨痛历史不敢忘不能忘
如今,黄睿和父亲黄兴华一起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作为幸存者后代和历史记忆传承人,我深感肩上担负着更重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把这段血泪记忆代代相传,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不会忘、不敢忘,也不能忘。”黄睿表示,“我会铭记奶奶的嘱托,接过传承历史的接力棒,让更多人知晓历史真相,让悲剧永不重演,这是对遇难同胞最好的告慰,也是捍卫和平最有力的行动。”
另外一位幸存者易兰英于2月15日去世,享年99岁。“看见母亲的那一盏灯熄灭,心里有万千思绪无法用言语表达。”易兰英的儿子李时椿激动地说,南京大屠杀期间,母亲目睹日军屠杀中国人,这段经历给她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母亲走了,她的名字永远留在历史中。我们一定要把南京大屠杀史实传递下去,这是对母亲的纪念和告慰。”他表示。
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享年89岁。在熄灯仪式上,陶承义的儿子把父亲生前获得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捐赠给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