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工作人员在展示膝关节手术机器人。\新华社
近年来,AI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生物医药行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深度融合,AI可以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减少投入成本等传统难题。尤其在中国,AI与生物医药的结合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多家药企和科技公司相继有技术突破。
实际上AI製药在国内并不罕见,甫康药业是一家将AI深度融入药物研发的中国企业,该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Right 6D联合AI技术平台,在抗肿瘤领域取得进展。晶泰科技作为国内AI製药的领军企业,技术突破了AI+量子计算重构药物研发逻辑,在药物发现阶段,其算法能够快速筛选潜在化合物并预测晶型稳定性,将早期研发周期缩短40%至60%。
中国AI製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重因素。国家政策支持为行业提供了沃土。《“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面向一系列重大疾病,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医学和健康大数据资源,发展智能辅助决策知识模型和算法,辅助个性化新药研发,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决策支持。此外,华为、百度、腾讯、京东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布局AI,进一步丰富了行业生态。
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任峰表示,2025年,AI製药领域有两大看点:一是临床里程碑将增多;二是围绕平台授权、CRO业务、管线交易等达成的大额交易将增加。晶泰控股联合创始人赖力鹏认为,AI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弥补“未知的未知”,通过强大的记忆和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支持。以生物医药行业为例,AI技术展示了巨大潜力。传统药物研发面临“反摩尔定律”困境,如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成本高。AI技术通过全流程优化和多因素整合,显著提升研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