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机遇澳门/“澳科二号”后年升空 开拓地磁导航

2025-04-29 05:02: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技术员李森为记者介绍项目进展。右图:“澳科一号”卫星A星、B星模型。\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中宣部“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主题采访活动23日在深圳启动,来自近30家中央媒体、广东媒体和港澳媒体的百馀名记者28日走进澳门。

  28日下午,“机遇澳门”采访团在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得悉,澳科卫星项目团队目前正积极准备“澳科二号”卫星并争取于2027年发射,届时“澳科二号”将与“澳科一号”共四颗卫星组成星座。据了解,星座观测得的数据可用于建立基于实时地球磁场的导航系统,有助在地下一两千米勘探资源,并在卫星受干扰时提供另一种导航选择。\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帅诚澳门报道

  2024年12月,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亲临澳门科技大学考察,同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研究人员和学生代表亲切交流。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澳科一号”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教授回忆当日情景时表示,感受到习主席的亲切关心,很受鼓舞。习主席对澳科卫星项目成果应用非常重视并提出了殷切期望。项目团队成员目前正努力将卫星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经济应用,为促进澳门的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贡献航天科技的力量。“我们将依托‘澳科’卫星地面站、卫星数据中心和科学团队等现有资源,推动澳门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

  打造中国自主可控实时地磁模型

  张可可表示,“澳科一号”卫星科学团队2024年底发布了中国首个WM3实时四维地球磁场系列模型1.0版。这是“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科学研究与应用取得的重大进展,将对地球科学研究与地磁经济应用发挥重要作用。据介绍,该实时地球磁场模型是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实时地球磁场模型,具有广泛重要的科学与应用价值,可用于地球深部、地球海洋、地球空间的科学研究,也可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导航、资源勘探、智能终端等。

  “地下一两千米的地方无法接收卫星信号,只能通过地球磁场来导航,现在已经用于矿物勘探及开采。”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技术员李森介绍项目进展时表示,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基于实时地球磁场的导航系统,应用面很广泛,“当有一天,可能战争来临,或者太阳风暴比较强烈,我们的卫星受到干扰,这时候就可以用地球磁场导航来作为替代。”

  目前,澳科卫星项目团队正积极准备“澳科二号”卫星并争取于2027年年内发射。届时,四颗卫星同时运作,将会发挥更大的科研效果。

  企业家:澳琴支持比硅谷更多

  28日,“机遇澳门”采访团还走访了澳门普强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他们在澳琴两地的快速发展历程。

  记者了解到,普强科技是一家研发车机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等核心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公司创始人兼行政总裁何国涛介绍,早年他曾在硅谷工作,后来看到内地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便带领团队回国。“目前总部设立在横琴,与全球最大的车厂建立了车机系统的项目合作,去年创造了1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何国涛认为,相比硅谷,澳门和横琴有更多政府支持和资金支持,“许多资源对接和品牌宣传,政府部门都有专人帮我们联系。”另外,近年澳门高校也输送了越来越多高素质人才,“澳门是我们对接海外的一个窗口,横琴则有更大的空间容纳研发人才,也会有更多体制机制的变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