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美国无法失去“中国制造”,特朗普关税政策令美国商界和民众深受其害,怨声载道。图为美国民众手持标语,在纽约举行大规模游行集会,抗议特朗普政府的多项政策。\新华社
中美日内瓦高层经贸会谈12日达成“超预期”成果,双方取消91%的加征与反制关税,并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为贸易战按下暂停键。美国彭博社首席经济学家安娜.黄指出,暑期销售季的迫近是美方迅速让步的关键,“为避免暑期美国出现物资短缺,美国政府得在5月初尽快在关税上与中国达成一致”。
有分析指出,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失去“中国制造”,必须付出沉重代价。美国商界和民众深受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之害,怨声载道:“与中国经贸‘脱钩’,美国还有活路吗?”看看美国国内商品价格涨涨涨等事实,就明白为何美国政府会迅速“眨眼”了。
消费者与家庭
中产沦为关税战“人质”
家庭主妇:婴儿车价格飙升300美元
一位美国家庭主妇表示,沃尔玛、家得宝等美国主要零售商销售的烤面包机、自行车等很多商品都有“中国制造”标签。“我还关注到美国婴儿用品价格近期出现了大幅上涨。”从5月初开始,全美最畅销的UPPAbaby婴儿车价格从899美元飙升至1200美元,还有部分品牌的婴儿车和汽车安全座椅的价格已分别涨了100美元和50美元。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的婴儿车和安全座椅占美国市场的60%以上,维持高关税无疑将增加美国家庭育儿成本。
中产律师:冷冻蔬菜代替新鲜食材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实施的关税措施致使物价水平短期内大幅攀升3%。这意味着每个美国家庭平均每年要承受4900美元的购买力损失。当前美国消费者所面临的平均关税税率已高达28%,刷新了自1901年以来的历史纪录。
波士顿的律师艾米丽发现,全家每周食品开支从200美元涨到270美元。她改用冷冻蔬菜替代新鲜食材,取消孩子的夏令营计划。像她这样的中产阶级本是全球化受益者,如今却沦为关税战的“人质”。
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占美国进口的10.5%,维持高关税,将侵蚀中产阶级生活品质。
购车者:美国将失去一切
美国政府对进口钢铝和汽车加征关税几乎影响到所有美国家庭。菲茨杰拉德住在哈德逊河谷地区,每天到纽约市一家剧场上班开车往返160公里。她在2015年购买的一辆日本汽车已经行驶超过30万公里,需要换一辆新车。菲茨杰拉德担忧关税政策会在美国国内引发价格上涨、消费减少、企业裁员和经济低迷等连锁反应。她表示,关税带来的长期影响将非常糟糕,“美国将失去世界上的所有伙伴”。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钢材出口占美国进口钢材的7.5%,若维持高关税,将推高汽车制造成本,增加消费者购车费用。
服务业与零售
“所有人都要花更多钱,没人受益”
二手店老板:关税把所有人逼疯了
美国人的衣橱里98%的衣服和99%的鞋都是进口的。特朗普关税政策实施后,服装和鞋类的价格短期内将分别大幅上涨65%和87%。大量消费者因为商品价格上涨涌入二手交易市场。
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市中心一家服饰类二手店老板Curlis注意到,近期越来越多顾客到他的店里购物,且年龄层次各异。消费者戴维告诉媒体,他现在会更加推荐去选购二手商品,因为真的可以节约很多钱。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服装和鞋类出口额达490亿美元,占美国进口份额的35%,关税导致价格飙升,消费者转向二手市场。
玩具店老板:5美元玩具一下子涨到10元
美国菲尼克斯市玩具店老板表示,原本5美元的玩具轻轻松松就涨到10美元。小企业主杰夫.格雷厄姆认为,“现在所有东西都在涨价,商品、食品……什么都涨。这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意。”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玩具出口占美国市场的78%,维持高关税将重创美国小型玩具店。
车房老板:维修费用持续上涨
在新泽西州经营一家家庭式汽车修理店的布赖恩.齐利托说,包括电池等在内的很多汽车零部件需要进口,关税可能会影响自己和客户。“所有人都要花更多钱。这不是什么好事,没人从中受益。”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170亿美元,占美国进口份额的14.5%,维持高关税将使维修成本上升。
日用品生产商:成本上升不得不提价
宝洁公司表示,美国新关税迫使其在2025年前3个月价格同比上涨1%的基础上再次提价。联合利华在2025年第一季度将价格平均上调了1.7%,联合利华总裁费尔南多表示,其乳制品、可可和棕榈油等商品价格正在上涨,且由于美国政府征收的新关税,其美容产品的进口包装和一些原料成本也可能上升。雀巢也表示,今年前3个月,其产品价格上涨了2%。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的包装材料和化工原料占美国进口份额的18%,关税上升将导致美容产品和日化用品生产成本增加,加剧美国消费者生活负担。
数字经济与电商
“付出代价的是美国消费者和本土商家”
电商平台:不得不调高商品价格
关税问题的负面效应已从实体产业向数字经济领域蔓延,对亚马逊、Meta、Pinterest等电商及社交媒体平台的业绩预期构成系统性扰动。美国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SmartScout追踪了自4月9日以来亚马逊平台上涨价的930种商品,平均涨价幅度达到29%。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指出,美国消费者极有可能成为更高关税成本的承担者,不得不面对更昂贵的商品价格。
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消费电子和家居用品占亚马逊平台销售的38%,维持高关税,将重创电商消费者信心。
网点店主:生意难做
新泽西州的珍.加西亚在电商平台亿贝上运营一个小型网店。
她说:“我经常给我的孩子们买中国制造的玩具。加征关税后,很可能要花更多钱。我在亿贝上卖的很多东西也都是中国制造。”“关税正在伤害小企业,也让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为此付出代价的是我们这些美国消费者和本土商家。”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消费品中37%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关税推高价格,将影响小型电商经营者。
制造业与物流
“港口应对不了时而中断时而恢复的变化”
钢铁行业:利润空间所剩无几
次级金属加工业,特别是铝制品和钢铁制品行业,成为这场关税战的重灾区。
关税成本的传导速度远远超过产品提价能力,导致这些行业深陷困境。
例如,铝窗框制造商需要消化高达6%的原料成本上涨,但终端售价的提升幅度却仅为2%,这无疑是对其利润空间的巨大挤压。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铝制品出口占美国进口份额的9.5%,关税升高导致美制造业成本激增。
制药业:原料断供风险骤增
制药业同样遭受了双重打击。一方面,10%的关键进口关税使得生产成本骤升1%;另一方面,全球原料断供的风险更是对供应链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制药原料出口占美国进口量的24%,关税加剧了药品价格上涨。
航运公司:港口失去了往日繁忙
受关税战影响,位于洛杉矶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失去了以往的繁忙,港口鲜有大型海运船舶,公路上集装箱卡车也少了许多。
航运咨询公司韦斯普奇海事的首席执行官拉尔斯.延森表示:“港口是按照稳定的货物流量来设计的,应对不了这种时而中断、时而恢复的运量变化。”
数据显示,中国港口处理的对美集装箱出口占全球份额的29%,维持高关税将使中美航运市场低迷。
快递公司:裁员盈警陆续有来
快递业巨头UPS表示要撤回财务指引,并宣布计划在2025年全年裁员2万人。该公司表示:“鉴于当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公司不会对之前发布的全年综合展望提供任何更新。”
数据显示,中国物流总额占全球25%,维持高关税将导致中美物流链断裂,影响美国快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