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敖敏辉广州报道:“湾区标准”全称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技术标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表示,截至目前,已发布的“湾区标准”总数已经达到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讬育、文化等领域。目前,新一轮9项“湾区标准”即将实施,涉及湾区科创、政务商务合作、湾区文化民俗等方面。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新烈介绍,“湾区标准”的软联通作用,有效推动了粤港澳在基础设施、民生、人文等领域互联互通。以基础设施联通为例,《基于信息化协同平台的跨域机动车服务要求》和《基于信息化协同平台的跨域机动车服务流程》2项“湾区标准”的推出,为公安、海关等部门智能监管数据的联动与共享提供系统支撑。以“一老一幼”照护为例,粤港澳研制了《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和《婴幼儿讬育服务规范》等“湾区标准”。标准实施以来,三地有超过90家讬育机构、幼儿学校等对照标准进行了管理流程优化和服务升级,培训从业人才2550人,服务了粤港澳5000多个家庭。
500家香港单位参与起草
香港工业贸易署署理副署长邱诗颖表示,“湾区标准”中约有500家香港起草单位。例如,香港印刷业商会在香港特区政府文创产业发展处的资助下,正推广全新概念的CTV(Colour Tone Value,色调值)包装印刷色彩控制方法,这个技术容易掌握,使用简便,可确保包装上的颜色在整个印刷过程中保持准确、一致性和稳定性。目前,《印刷流程控制的色调值(CTV)计算及应用要求》将纳入“湾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