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福建舰已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图为(左起)歼-15T、空警-600和歼-35三型舰载机列阵福建舰飞行甲板。 新华社
央视新闻13日在报道中明确指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海试告捷。报道指出,从2024年5月福建舰启动首次海试,至2025年9月宣布完成关键弹射试验,福建舰在一年多时间内顺利开展多次海试,进度远超预期。
此前,海军已公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舰载机在福建舰上成功实施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此间军事专家表示,海试告捷意味着福建舰在包括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已经具备服役条件,福建舰服役进入最后倒计时。
福建舰,舷号18,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于2022年6月17日正式下水,满载排水量8万馀吨,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已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
福建舰从建造到下水再到海试,成长历程中的每一步,都备受关注。2024年5月8日,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2025年9月22日,中国海军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使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为后续各型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后,福建舰何时服役的消息备受关注。2025年9月25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表示,歼-15T、歼-35和空警-600舰载机在福建舰上成功实施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在我国航母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福建舰试验训练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大家期盼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专家:中国至少需要6艘航母
军事专家张军社对大公报记者表示,央视宣布“海试告捷”意味着福建舰航母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已经完全具备入列必要条件。军事专家宋忠平亦对大公报记者表示,这说明福建舰已经进入服役倒计时,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迎来好消息。
张军社强调,中国需要继续发展航母,才能满足国家维护领土主权、海洋权益以及履行大国国际责任和义务的需要。中国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东海、黄海到南海沿海地区安全需要防卫;当前国家海外利益不断增加,海外企业、经商和留学人员增多,需要保护;我国对外能源依赖度也在不断加强,海上能源交通线安全必须重视。增加航母是确保国土防御、维护海外利益和海上交通线安全的必然要求。“从航母使用规律看,我国至少需要6艘航母,才能确保至少两到三艘航母可处于战备状态。”
歼35设计特点
机翼面积大
•机翼面积较陆地起降的歼-35A显著增加,在起降时更大的机翼面积能获得更大的升力。
可折叠结构
•为适应航母机库的有限空间,歼-35采用可折叠机翼结构,使得福建舰能够搭载更多舰载机。
隐身性能强
•歼-35舰载战斗机采用一体化设计的单座、双发、外倾双垂尾总体布局,隐身设计是世界一流水平。
可收纳尾钩
•在飞行过程中,歼-35的尾钩可收纳至机身内部,从而提升隐身性能。
专家解读 | 三航母在阵 扩大海上防御纵深
福建舰服役指日可待,中国将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此间知名军事专家张军社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航母时代意味着中国海军远海攻防作战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中国海上防御作战纵深进一步扩大。在三航母时代,中国海军作战范围可以涵盖所谓“第二岛链”,将对西太平洋地区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国家安全系数也将会进一步增强。
张军社表示,福建舰具有很多优势:电磁弹射器能量输出调节范围较大,可弹射起飞舰载机类型更多,大到运输机、预警机,小到无人机,各类机型都能以弹射方式从航母上起飞,作战模式更灵活;电磁弹射器可使舰载战斗机实现“满油满弹”起飞,提高航母编队远海制空制海能力;电磁弹射器准备时间短,可维护性较好,最大弹射量较高,福建舰航母起飞战斗机数量更多,速度也更快。
“待福建舰正式服役,将成为中国海军对海作战力量的倍增器。”张军社指出,福建舰从下水到即将服役,进度超预期,这种速度也说明国家大型舰艇建造能力、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都已实现大幅提升。他说,我国拥有三艘航母可满足基本作战要求,一艘战备,一艘训练,还有一艘可进行维修。如果三艘航母都处于良好状态,也可以组成三航母编队,发挥强大威力,三航母编队作战能力将不只是简单的“1+1+1=3”。双航母编队即可做到一艘航母在海上加油或休整时,另一艘航母担负海上作战、制空制海、对陆打击任务,还可完成空中掩护等任务,如果有三艘航母,作战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美媒:舰载机“进化” 中国航母战力觉醒
据环球网报道:不久前,中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训练,其中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隐身舰载机歼-35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美国《国家安全杂志》当地时间12日报道称,“用一个词概括中国歼-35新型隐身舰载机:进化”。
赞歼35具可靠先发现开火能力
报道说,歼-35已从原型机发展到在福建舰上进行多次甲板试验,其内部武器舱、隐身式进气口、折叠机翼等设计选择,使之成为一款具备可靠的“先发现、先开火”能力的作战平台。
报道继续称,中国航母实现了滑跃式到弹射式起飞的转变,使其能在更热天气和更恶劣海况下,发射更重、携带更多燃料和更重武器的喷气式飞机,再加上隐身战斗机和空警-600预警机,中国航母就从“入门级”变成一支探测距离更远、打击范围更广的空中力量。
《国家安全杂志》还提到,歼-35凭借巧妙战术与充足的雷达支持,成为美国F-35战机的“强大对手”。报道最后总结称,歼-35让中国拥有能从航母上起飞的“先发现、先开火”的战斗机,使中国航母成为真正的力量,“当对方的打击力量是真实的时候,威慑力就会更强──而歼-35让中国的海上打击力量变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