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和东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中新社
28日,在李强总理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等东盟领导人共同见证下,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部长扎夫鲁分别代表中方和东盟方,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该议定书首次在自贸协定中纳入了供应链合作单独章节。商务部认为,议定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自贸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从传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领域拓展至数字、绿色、标准、产供链等新兴领域。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充分体现了双方共同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庄严承诺,共同建设开放、包容、以规则为基础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和互利共赢、富有韧性的区域产供链体系的坚定决心,将为双方及世界各国企业创造丰富的市场和产业合作机遇,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综合新华社、记者朱烨报道:议定书的签署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与东盟领导人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达成重要共识的标志性成果,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多个首次 推动区域内系统性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共涵盖9个领域,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和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议定书中出现几个“首次”:双方首次对绿色经济、新能源、可持续金融等作出明确定义;首次在自贸协定中纳入供应链合作单独章节;首次明确在制定自身标准时可考虑参考对方标准;首次在自贸协定中建立了全面涵盖企业和消费者的自贸区竞争规则的系统性框架。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28日解读指出,议定书以推动开放、互利、包容合作为目标,适应国际经贸发展新趋势。一是深入拓展新兴领域。3.0版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5个领域,体现了双方推动新兴领域合作的共同意愿和行动。二是全面提升开放水平。3.0版作出了中国和东盟各自自贸实践的最高水平承诺,特别是建立了贸易便利化等“边境上”传统领域和数字、绿色、供应链等“边境后”新兴领域的系统性合作框架和机制化安排,明确了具体合作领域和重点举措。三是着力促进包容发展。3.0版纳入了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通过保障企业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提升最不发达国家履约能力,使中国与东盟各国企业和人民都能够从区域经济增长中受益。
增强区域经济抗风险能力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对《大公报》表示,议定书的亮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依托中国与东盟已有的坚实经贸合作基础,升级后的议定书能够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激发增长动力。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通过此次升级进行的规则探索,将为双边合作提供清晰指引,更有望为未来WTO多边规则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周密认为,本次“升级”在传统经贸领域实现了深度优化,在创新领域实现了范围拓展与规则完善。前者对原有关税规则与贸易便利化措施进行进一步完善,后者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纳入合作范畴。在美发起贸易战、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此次合作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能够推动区域内市场协同发展,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增强区域经济抗风险能力;二是为市场主体注入信心,对稳定区域经贸预期、持续释放发展动能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