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香港中文大学近日公布2020年“学童身心灵健康评估计劃(HBSC)”香港主测试研究结果。调查发现,逾三成香港学生表示每星期至少一次心情低落、易怒或脾气暴躁、紧张和难以入睡,反映香港学生出现情绪症状的情况较多,尤其在心情低落方面较为严重。
中大教育研究所“香港学生能力国际评估中心(简称HKCISA中心)”於去年6月至12月期间,以随机抽样邀请21间小学及19间中学5307名11岁、13岁及15岁的学生参与问卷调查,评估他们的健康质素。
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平均值为6.97分,较来自40多个国家的HBSC平均值7.80分低。其中,香港学生出现情绪症状的情况比出现身体症状的情况较为严重,约34%至42%的学生表示每星期至少一次心情低落、易怒或脾气暴躁、紧张和难以入睡,而每星期至少一次头痛、胃痛、背痛和感到头晕眼花的约有14%至18%。
家庭社经地位影响学生满意度
调查发现香港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自评健康状态均随年龄上升而下降;身体症状及情绪症状则随年龄上升而增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愈高,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自评健康状态亦愈高。
家庭沟通的融洽程度以及支援亦与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有正面关係,研究结果表示容易与父母交谈的学生,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及自评健康状态,身体和情绪症状亦较少。当学生表示家庭支援水平愈高,其生活满意度和自评健康状态亦愈高,身体和情绪症状愈少。
此外,研究结果现时运动亦可以帮助改善身体及情绪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