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时事追击/搬入偏远过渡屋 㓥房户:如何上班?

2023-04-22 07:06: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左:位于锦上路,两期合共提供近二千伙,截至二月底入住率仅七成。\大公报记者锺佩欣摄

  图右:位于山贝路,居民日常出须到街口等候小巴或步行,现时入住率只有六成多。\大公报记者锺佩欣摄

  本港现时有近23万宗轮候公屋申请、逾10.8万户㓥房,但已落成的新界过渡屋项目,整体入住率只有约七成,为何有屋无人住?《大公报》分析发现,过渡屋供应与公屋轮候申请者的选区需求出现错配,公屋轮候册上轮候三年以上的一般申请者中,逾八成人轮候市区及扩展市区公屋,但政府资助兴建的过渡屋,只有约三成单位在市区及扩展市区,其余七成均位于新界区。

  有轮候扩展市区公屋的㓥房户坦言,“如果搬到偏远的新界过渡屋,交通费好贵,返工也成问题,唔使揾食咩?”更怕迟迟未能“上楼”,要“搬完又搬”,宁可屈居市区㓥房。有关注团体认为,政府必须进一步优化过渡屋政策,除允许营运者调整住户比例外,亦应该考虑放宽申请者资格、延长租住期等,提升过渡屋入住率,避免浪费房屋资源。\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

  市民申请轮候公屋,可在市区、扩展市区、新界或离岛四个区域中拣选一区,作为将来编配公屋的区域。由于近年新登记申请只可选择三个非市区区域,目前最多人轮候的是扩展市区。房委会截至去年六月底的最新分析显示,有6.86万宗轮候超过三年仍未获配屋的一般申请,属过渡屋政策优先照顾的目标租户。数据显示,有关申请人中,23.5%选择市区公屋、57.2%选择扩展市区公屋、19.1%选择新界公屋、0.2%选择离岛公屋。

  新界入住率仅七成 远逊市区

  不过,《大公报》分析发现,在政府已觅到用地兴建的逾2万个过渡屋单位中,逾1.83万伙供应来自“支援非政府机构推行过渡性房屋项目的资助计划(资助计划)”,当中69.1%单位在新界,占整体比例最大,另有16.3%在市区、14.6%在扩展市区。换言之,过渡屋目标租户的需求,与单位供应出现错配。

  数据显示,八成轮候公屋人士希望居住市区或扩展市区,但七成过渡屋单位集中在新界,只有约三成单位位于市区及扩展市区,换言之,新界单位可能供过于求,而市区及扩展市区单位则供不应求。有关情况在已落成项目亦可见一斑,截至今年二月底,资助计划下有十个过渡屋项目已投入服务,新界项目整体入住率只有约70%,远低于市区项目近95%的入住率。

  团体倡提供搬迁津贴

  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认为,新界与市区过渡屋入住率有较大差异,除了因为新界的供应较多,地区供应与需求不对称也有影响,他估计之后落成的新界偏远项目,入住率可能更差。他建议,政府可考虑放宽部分项目的申请资格,例如合资格申请青年宿舍人士也可以申请过渡屋,“既然已经批出了资助建屋,应该要令公帑用得其所”。

  社区组织协会(社协)及九龙乐善堂现时均有营运过渡屋项目。社协副主任施丽珊指出,新界过渡屋对部分家庭㓥房户吸引力较低,因为不少家庭的父母及子女都在市区返工、返学,若迁往元朗等地区,不但上班长途跋涉,子女亦需转校。此外,部分过渡屋居住年期较短,只有两、三年,有㓥房户担心入住过渡屋后,要“搬完又搬”,宁愿继续住㓥房。施丽珊认为,提供搬迁津贴、延长居住期,有助增加过渡屋吸引性。

  乐善堂总干事刘爱诗认为,政府应允许营办机构按情况调整住户比例,有助提升入住率。此外,乐善堂亦设立了专题网页,方便申请者掌握过渡屋的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