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部分外国製药厂会承包内地整片土地,请人专门种植所需药材。
编者按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其治疗功效在国际公共卫生组织及医疗系统获得广泛认同。但另一方面,中药体系和资源近年不断被蚕食掠夺,日韩等国加速从中国收集中药药方,并透过收购、增资扩产和合作等资本运作,操控中药材资源,建立“汉方药”、“韩医药”等体系,并逐步控制质量标准话语权和文化叙述。
本港各界均认为中医药再也不能“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了,必须展开中药保卫战!《大公报》将以专题系列探讨中医药资源被他国操控的内情,以及在这场“中药保卫战”中,香港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药,毋庸置疑是中国的国粹,板蓝根、针灸推拿、枸杞红枣汤、《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流传了数千年的中医、中药,如果成为他国在国际市场的专利,并被改头换面成“汉方药”或“韩医药”,甚至去中国化,换名不换药、不换方,中药在国际市场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汉方药的药材有八成来自中国,被人重新包装制作后,以更高的价格占据国际、国内市场,中药处境岌岌可危,中药保卫战迫在眉睫。
全国政协常委高永文形容,中医药发展正面临内忧外患,若不正视问题,不但中药产业链的高增值部分遭外国剥夺,更会影响中医药的传承及发展。他认为,香港应发挥检测及贸易优势,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中医药走向国际,提升中国对中医药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盛德文
今年四月,日本汉方药巨头津村製药试图收购内地百年老字号中药企业陕西紫光辰济,在当地及国内网络引起极大回响,有人直接去市政府质问是谁出卖了民族资产;在网络的群众舆论,几乎是万炮齐轰,势要捍卫中华中医药。此次收购虽最终流产,但日本近几年通过收购、增资扩产等资本方式,广泛收集中国传统药方,投入中药市场步伐明显加快,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医药其实正面临双重挑战,在国内,有人心急或其他原因,在临床一线只用西药,以致中医药的特色及成效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国际上的形势更严峻,因为很多其他国家对中医药有兴趣,但别人只是选择性发展,例如觉得针灸有用,就只让针灸医师注册;或低价买你的原材料,加工一下、贴上品牌,再高价卖给你。”高永文接受《大公报》专访时形容,我国中医药正面对发展危机。
外企收购合作 取得中国传统药方
高永文指出,外国“碎片式”发展中医药,不利中医药传承;而中医药产业链涉及中药种植、产业化、科研、贸易等不同环节,在现行模式下,中国主要负责产值最低的种植环节,但别人把原材料买回去后,进行提纯、提存等程序,掌握了增值最大的环节。
他又提到,现时很多日本汉方药製药厂除了聘请专人负责在内地采购中药材原材料,部分製药厂会承包整片土地,请人专门负责种植其所需药材;近年甚至会透过收购、合作等不同形式取得中国传统药方。
“我们不能任由珍贵的中药材资源及高增值部分被外国人剥夺。”高永文认为,中医药业界要有危机意识,更要有发展的眼光,“如果觉得国内市场已经够,只是塘水滚塘鱼,长远会是问题,到时再想走向国际,已经没有你的位置。”
香港检测及专业服务具优势
高永文指出,很多外国品牌卖的中药产品或草本药,原材料甚至药方就是来自中国,能升价百倍,首先是因为中药确实有效,再者是有强而有力的质量保证机制,消费者相信产品安全有效,愿意高价购买,“其实内地及香港都有不少老字号,但为何没有一个享誉国际的品牌呢?因为别人不相信你的品质检控。”
高永文认为,香港可以发挥检测、贸易及专业服务等优势,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向国际,“如果你自己话自己的产品安全有效,无人会相信,但我们可以善用香港的优势,建立有公信力的认证平台,打造有效率、信息透明的市场机制。”
高永文: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
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牵头成立、高永文担任主席的中医药全产业链香港中心,正推动中药材网上贸易平台建设。据悉,中心已与广东省、江西省的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由两省提供中药材原料,并在香港检测、认证及完成交易。合作药厂包括华润三九药业、农本方、广州医药集团、裕华等。
高永文说,平台会在会员注册时做认证,例如进行中药材产地溯源等,确保在平台交易的中药安全可靠;平台也会提供中药材供应、价格等信息,提高市场效率。高永文相信,若香港能做大做强中医药贸易平台,不但有助中医药走向国际,更有助提升话语权,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捍卫中华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