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大湾区勇当排头兵 香港优势独特大有可为

2024-03-08 04:03:03大公报 作者:马静、李薇、文琰、张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编者按: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精华已深深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中。在去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复兴,最需要的是一个“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排头兵。

  今日起,《大公报》推出“助力文化复兴 香港大有作为”系列,汇集内地与香港文艺界人士真知灼见,拆析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复兴中成为文化开路先锋,以及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在机遇与发展蓝图面前,如何利用中西荟萃的文化优势,“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地缘优势等独特地位,发挥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

  图:粤剧于2009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粤剧新《梁祝》在西九戏曲中心演出。

  在波澜壮阔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包括文化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复兴进程中,香港拥有哪些独特优势?可以发挥哪些重要作用?应该抓紧抓好哪些建设?

  大公报记者日前专访著名文化学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扬书院院长吕宗力。他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复兴需要一个排头兵,而以香港为重要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胜任排头兵的特质。张颐武强调,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至关重要,香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更是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复兴,大湾区可以大有作为,香港需要全力以赴抓住机遇,作出独特贡献。”

  城市是文化发展的堡垒与地基,纵观世界文化复兴过程,离不开核心城市作为文化开路排头兵的带动作用。张颐武指出,凡是文化复兴排头兵必具有几大特征: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作为世界之窗的高度开放的政策优势,三是具有引领时代的价值标准,四是经济基础雄厚、市场腹地广袤,五是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形态。“由此看,包含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大城市在内、覆盖整个珠三角、整个珠江口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文化自成一格,粤港澳经贸、人文关系一直以来十分密切,经济文化竞争力十分强大。粤港澳大湾区最有责任、最有可能勇当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复兴排头兵。”

  大湾区集齐七大共生优势于一身

  从秦以来,岭南地区就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文化、经济、教育各方面在这个华夏文明当中是具有重要地位的。比如张九龄、康有为、孙中山等重要人物都是从岭南出来,且都具备全国性的影响力。吕宗力提到,“粤港澳大湾区自清代以来,就形成外向型、国际化的学术的教育氛围,出了一批学贯中西名人,如詹天佑、凌道扬等,这些人物具备区域性的特点,他们既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整个华夏文明作出贡献。”

  近代以来,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齐备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结合部、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汇地、西方制度方案与中国特色方案共生处、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通融地带、世界级制造业中心与创科中心深度交融区、三种语言与三大关税区共同体等诸多相容共生优势于一身的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如今的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成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之一。

  “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无与伦比

  香港厚植中华文化,糅合地方与传统特色,同时又融合多元文化,中西文化荟萃,作为三大国际中心,香港极具交往国际性、经济开放性、文化多元性,长时间以来担当大湾区的文化窗口与创意产业集聚、生产、输出地。

  谈及此,张颐武表示,香港具有推动大湾区成为文化复兴排头兵的核心优势。他列举道,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是四大已经具备的优势。此外,香港正在创建国际创科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是大湾区成为世界文化中心区域的龙头项目。规划中大力发展的国际仲裁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也非常重要,是大湾区争取形成世界文化中心区域的重要保障和有利条件。

  张颐武强调,香港还具有两个独有的、别的世界文化中心区所没有的优势。一是“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无与伦比,突显制度层面的文化多元优势;另一个是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无与伦比,是联通东西文化、中外市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门户枢纽。

  在这样的独特地位与优势下,香港诞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化经典,诞生过许多不拘一格的文化人才,并对岭南文化的保存与发扬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吕宗力说:“在香港,从80年代至今都有非常好的文化创意氛围。当下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视觉文化博物馆、戏曲中心等场地,已成为国际瞩目的文化新地标,既丰富了香港的文艺氛围又强化香港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正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香港中西文化荟萃的澎湃活力。”“无论是传承中华文化,还是建设现代文明,都需要符合当代年轻人口味,而香港在这方面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业界建言 | 内通外联 中西荟萃 香港“窗口”“平台”作用凸显

图:《叶问》系列电影在世界各地取得巨大成功。

  前不久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四海同春.2024香港各界新春晚会”上,一曲《湾区是故乡》作为暖场歌曲在演出开始前循环播放。歌曲唱的是大湾区以香料种植、加工、贸易、出口产业链为纽带,产生出诸如香港、香山、香洲、花都、芳村、莞城等与香料相关的地名,体现出大湾区文化交汇、文明共融的历史背景与发展优势。

  “大湾区是一个拥有8400万人口的市场,共同保有岭南文化的背景。”香港导演高志森认为,岭南文化博大精深,香港身在其中,立足传统同时又兼具前卫的艺术视野,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表达技巧,传承了很多的岭南传统。他举例道:“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岭南有黄飞鸿,关于黄飞鸿最有名的电影作品是香港拍的,黄飞鸿之后最有名的(武术家)是叶问,叶问也是岭南人,都是由我们香港包装、拍摄成功,以致国际知名。”“有中西文化交汇的历史,前卫与传统的交融,香港非常有条件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善用资源 融汇世界文化

  香港根植于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认为:“香港不仅是大湾区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大窗口。”“香港作为中西文化荟萃之地,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优势,重要的是要善用已有资源,才能在大湾区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弦乐团艺术总监姚珏出生于上海,童年时期跟随父亲移居香港,“我对香港文化的第一个印象是从电影跟流行歌曲开始的,里面所有的服装、表达方式都很吸引我。”姚珏也一直在尝试创作中西合璧的作品,“让观众通过音乐这样一个世界语言能够体会、了解到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指:“香港有多元开放的氛围,对大湾区的文化发展起到先导的作用。”香港美协主席林天行表示,香港的特色是融会世界文化,世界上所有的文化来到香港都变成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香港最可贵的地方,是值得保护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