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用好香港国际化优势 建艺术品交易中心

2024-03-10 04:02:25大公报 作者:曾敏捷、汤嘉平、黄钇淼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每年的艺术品拍卖会均吸引世界各地的艺术品爱好者参与。图为香港苏富比拍卖会。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复兴的推进过程中,香港角色备受关注。多位代表委员认为,香港具备制度优势、区位优势,可透过发展成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建设国际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构建联通中外的中华文化IP孵化基地等不同方式,配合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大潮,扩大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力。

  代表委员并建议,要重视和支持香港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发展,善用和发挥其力量,做好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何超琼:税制简单 有利艺术品交易

  全国政协常委何超琼表示,香港应发挥金融、贸易、法律、专利等制度优势,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推动内地进一步与世界接轨,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自身力量。

  何超琼提到,香港可发挥中西文化交融优势,打造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是中西文化汇聚之地,税制简单有利于各种艺术品交易。2021年,香港的艺术品、珍藏品和古董拍卖交易总额超过660亿元。随着更多家族办公室来港,香港作为全球艺术品拍卖和交易中心的地位更巩固。艺术品交易有助推动国际文化交流,香港应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前提,以筑牢文化自信为根基,运用制度优势,以更多元化、国际化,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听得懂、看得明的方式,进一步把中华文化带到世界。

  林龙安: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林龙安指出,香港具有建设国际级艺术品交易中心的三大“硬件”优势、三大“软件”优势,建设国际级艺术品交易中心不仅有助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可以打造香港新经济增长点。

  林龙安认为,三大“硬件”优势包括:第一,香港被视为世界三大交易中心,民间存有大量文物,具备充足的实物优势;第二,香港因为长期从事艺术品包括古董交易,不仅存有大量各种规模、各有侧重的拍卖行,而且每逢春拍、秋拍,都吸引世界各地的大量艺术品爱好者,拥有丰厚的客源与资金优势;第三,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对文物拍卖的限制相对较少,能够公开拍卖的艺术品范围更广,如目前内地还受到限制的高古玉拍品。

  林龙安表示,“软件”优势方面,香港长期实行西方世界通行的普通法,而“一国两制”的实践又使得民众理解大陆法,相伴共生形成了容易相互理解的法律基础,对建设国际级艺术品交易中心能够提供东西方都能够接受的法律保障;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很强的国际化金融服务能力;香港不仅与世界已形成了密集而坚韧的商业网络,也能够自由邀请全球相关文物领域的专家,保障艺术品交易的保真性、可靠性,尽量降低人为偏差,更可以避免刻意操弄,摒除某些商业机构垄断话语权,保障艺术品交易的安全信用。

  郑志刚:构建中华文化IP孵化基地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郑志刚建议,在香港建立国际性中华文化IP交易所,构建联通中外的中华文化IP孵化基地,健全市场机制,深化国际合作,全面推进中华文化数字化、产品化、产业化、全球化;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力量,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深挖中华文化精神内核,以新带旧,以旧促新,通过传承与创新互相结合,赋予优秀文化新的生命力。

  孙少文:设专项基金 开展文艺交流活动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孙少文表示,香港具备世界级的文化艺术设施,定期举办世界级的文化艺术盛事,有数以千计的民间艺术团体,都是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重要资源,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他认为,要善用和发挥香港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的力量,重视和支持其发展,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开展多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简化赴内地交流审批程序等。

  谭允芝:香港是国际文化交流枢纽

  全国政协委员谭允芝表示,香港是面向世界的国际文化交流枢纽,有独特的中英双语作为官方语言,两文三语作为普遍使用的语言。建议利用大语言模型辅助,把更多成功的创新文化表演、展览、出版物,分别以符合香港与外语市场的语言需求与包装,通过香港在国际市场推出。

  谭允芝建议,加大力度鼓励境外、国外、特别是年轻的文化艺术团体到内地作艺术文化交流,让签证、节目审批更便捷。从支持文旅合一的方向,她说,大湾区以外的城市(比如上海)可与香港联手,以1+1或1+2为签约条件,吸引国际艺术和流行文化表演经香港进入内地更大市场。

  吕耀东:香港有条件发展留学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吕耀东表示,思维的改变是发挥香港优势促进发展的前置条件。他建议香港要着眼全球范围,打造更具含金量的项目和国际盛事,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士、高淨值人士来港经商、旅游和居住。香港有条件发展留学经济,可以考虑香港高校科学有序提高非本地生数额,在数额中重点关注内地生比例。另外,近期国家增加青岛和西安为港澳自由行城市,建议扩大内地赴港澳自由行城市数量,持续提升扩大消费领域城市互动。

  彭韵僖:设“舞蹈与武术研习中心”

图: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彭韵僖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那么,创新会否是发掘宝藏的更有效方式?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彭韵僖(圆图)昨日在北京华彬费尔蒙酒店接受了《大公报》专访,谈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复兴,她以传统武术与现代舞蹈融合为例,向记者娓娓道来,“文化+创新”的生动实例。

  “香港是一个中外文化汇聚的地方,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彭韵僖今年在两会的提案是“舞×武”文化传承,倡议以创新思维尝试将舞蹈艺术与中国武术文化跨界融合,多角度地拓展香港的文化艺术产业,提升在国际艺坛的地位。

  “与外国朋友一讲起中国文化,很多人都会想到功夫。中国功夫,是中华文化传承几百年的精髓。”彭韵僖说,功夫与香港更是颇有渊源,“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个武术中心,很多人在香港学习中国功夫。”上世纪50年代叶问将咏春带到香港,在香港开设武馆广授门徒,更对香港功夫电影有深远影响。50、60年代的香港电影中,已经有很多武侠片、功夫片;而到了70年代,更有世界知名的李小龙;接下来,香港也涌现了成龙、李连杰和甄子丹等功夫巨星。

  支持艺团设常驻场地 吸引游客

  作为香港舞蹈团董事局董事,彭韵僖说,香港舞蹈团一向以推广具香港特色的中国舞蹈艺术文化为宗旨,“十四五”计划提出支持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因此大家亦都一起出谋献策,令香港的文化交流更加成功。“舞蹈演出中亦追求‘力’的表现。2018年起,我们香港舞蹈团进行了一个相当创新的尝试,将武术融入中国舞蹈。”

  “在中外文化交流时,即使大家不认识文字、语言不同,但用武学融合于舞蹈之中的形式,大家都可以互相交流。”彭韵僖建议在香港成立“舞蹈与武术研习中心”,进一步深化武术与舞蹈融合的制作、教育和研究。

  “在艺术中带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我们的坚韧、包容和互相支持,一方面对年轻人是很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是讲好中国故事,让外国朋友可以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底蕴。”彭韵僖表示,外地朋友们来到香港,也希望能看到优秀的演出。香港不少艺术团体都没有固定场地,如果政府可以支持艺团设立常驻场地,定期演出一些经典剧目,相信亦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苏彰德:成立文艺产业专责办公室

图:香港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

  社会各界热议香港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复兴,香港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圆图)昨日接受《大公报》访问表示,香港做好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是助力文化复兴重要一环。除做好硬件建设及软件配套外,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亦非常重要。他建议政府把握香港作为世界三大艺术品拍卖市场之一的优势,做好配套,打造香港成为亚洲艺术品中心。

  苏彰德认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是重要的大事,不仅显示国家对香港的期望,亦为香港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政府必须做好规划,而且要更聚焦推进相关工作。他认为,政府可成立由更高层领导的专责办公室,包括考虑设立“专员”,聚焦做好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规划,并协助打通“经脉”,推动跨部门合作。

  开办博物馆专业课程培育人才

  文化艺术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苏彰德关注,随着更多新博物馆落成,加上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本港文化艺术人才的量和质都要提升,但本港至今未有本科课程提供博物馆专业基础课程,不利本地人才队伍建设。他提醒,由于内地近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迅速,很多来港修读艺术相关课程的学生,毕业后会回内地发展,政府要想办法留住人才,同时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港发展。

  苏彰德指出,不少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是全球最大的文化艺术中心,例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香港本身是国际金融中心,且具备广阔的国际网络、中西兼容的文化特质等优势,应善用香港优势,争取成为亚洲艺术品中心。

  苏彰德提到,香港是全球三大艺术品拍卖市场之一,与纽约及伦敦齐名。据其了解,三大知名拍卖行在本港的业务近年都有扩充,可见业界都看好发展前景,“香港是安全的城市,有税务优势、资金可自由出入,都是邻近地方无法比拟的。”他认为,香港需巩固现有优势,同时可加强文物修复、保存等支援配套。

  “文化艺术发展不能只靠政府投入资源,更要鼓励市场参与,形成产业。”苏彰德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才能令文化艺术真正落地及可持续发展。他举例,举行文化盛事不仅是文化输出,亦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而国外很多文化盛事其实都有大企业支持,特区政府可以提供政策优惠及便利配套,鼓励私人市场参与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现时竞争很大,我们除了保住现有文化盛事及活动在港举行,更要争取其他文化盛事来港举行。”    

  周蜜蜜:从小培养学生文学兴趣

图:著名儿童文学作者周蜜蜜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复兴,大湾区完全有条件当排头兵,而香港可担当桥头堡角色;从教育角度看,香港最需要做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艺术兴趣,以后才会有观众和读者。”著名儿童文学作者周蜜蜜(圆图)昨天对大公报记者表示,大湾区是经济沃土,也是文化沃土,大有可为。

  周蜜蜜表示,近年来大湾区文化界的交流活动愈来愈多,例如大湾区盃网络文学大奖赛,就很有意思,她去年凭借现实题材小说《归宿》获得第五届大湾区盃(深圳)网络文学大赛奖。“我得了不少奖,但这个奖我觉得很特别,很有意义,应该多做这些活动。”

  她说,香港作为大湾区的龙头城市,既有中华文化的传统,也有外来文化,地位比较特殊,文化复兴,香港是一个桥头堡。她指最近电视剧《繁花》的成功让自己很有启发,这本来是上海一个作家的作品,但香港的导演王家卫把它弄成一个很受欢迎的电视剧,能结合上海跟香港文化特征,让我们看到这两个城市最开放、最繁华的一面,也引起大家的共同回忆。“我希望今后两地会有多一些这样的文化结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