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打造岭南文化名片 彰显大湾区软实力

2024-03-11 04:02:22大公报 作者:李薇、华英明、黄宝仪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年香港与内地合作了很多大受两地民众欢迎的影视作品,包括舞剧、电视剧和电影,部分作品甚至受多国邀约演出,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文脉相亲、人文相近,岭南文化正是粤港澳三地最重要的人文底色。香港在方方面面都受到广东深刻影响,又持续不断地反哺广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扬书院院长吕宗力指出,“新时代的岭南文艺工作者,应该以新的视觉、新的表达方式创作更多文艺精品。”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著名剧作家、评论家欧阳逸冰认为,打造一张亮眼的岭南文化名片将是增强粤港澳大湾区软实力的主要突破口,也是大湾区包容南北、兼纳中西、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图:粤语版音乐剧《雄狮少年》日前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首演。

  3月8日晚,应第52届香港艺术节邀请,由粤港两地艺术家联合创作、改编自内地人气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的同名音乐剧粤语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首演。《雄狮少年》讲述了一位懦弱少年,怀揣着梦想奋勇前行,最终成为自己心中“雄狮”的故事。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与舞台声、光、色创意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木棉花等一系列岭南文化元素,引起了香港观众强烈的文化共鸣。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表示,香港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文化机遇,在服务文化复兴、发展大湾区世界文化中心的道路上,应该更加主动、先行,发挥引领作用。音乐剧《雄狮少年》体现了粤港两地创作者、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吸纳香港音乐剧制作经验

  香港根植于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雄狮少年》既传播了岭南传统文化,也吸纳香港音乐剧制作经验的精华,有助粤港文化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

  这是内地第一部受邀参加香港艺术节的音乐剧演出,备受期待。除3月8日晚首演外,9日、10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连演四场,五场演出门票已于演出开始前两周售罄。

  五场演出,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都座无虚席。舞台上,小镇少年阿娟由初识舞狮到想要成为“狮头”,却因为体弱多病和家贫而迟迟不能实现梦想,在舞蹈、音乐和舞狮的交汇演绎下故事徐徐展开。但少年坚守初心,最终与队友在高桩上傲视群狮、采青而归。少年寻找自我的旅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育议题交织在一起,演绎了舞狮动态与岭南乡村、省城的风光,收获无数好评。

  香港拥得天独厚文化优势

  “这部音乐剧由粤港两地优秀艺术家、创作者和表演、制作团队共同打造,从创作到台前幕后都是粤港两地的一次深度合作,大家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一起努力,这个过程很珍贵也很有意义。”音乐剧《雄狮少年》粤语版制作人、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陈睿表示。

  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认为:“香港不仅是大湾区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大窗口。”“香港作为中西文化荟萃之地,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优势,重要的是要善用已有资源,才能在大湾区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大湾区是一个拥有8400万人口的市场,共同保有岭南文化的背景。”香港导演高志森认为,岭南文化博大精深,香港身在其中,立足传统同时又兼具前卫的艺术视野,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表达技巧,传承了很多的岭南传统。

  近年香港与内地合作影视作品

图:《雄狮少年》讲述平凡少年历经坎坷拜师学艺,舞狮头、跳高桩的追梦故事。

  《雄狮少年》音乐剧(2024年)

  •香港艺术节与广州大剧院、广东歌舞剧院、广州歌舞剧院等多个内地单位合作,推出原创音乐剧的广东话版本首演,冼振东执导,高世章作曲,岑伟宗作词,张飞帆担任编剧,资深演员郑君炽、陈洁仪、朱栢谦及陈琳欣等演出。

  《繁花》电视剧(2023年)

  •王家卫导演,胡歌、唐嫣等主演。

  《狮子山下的故事》电视剧(2022年)

  •由李国立监制,陈宝华编剧,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凡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主演黄觉、胡杏儿、李治廷、谢君豪等通过粤语原声演出。

  《刑侦日记》电视剧(2021年)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及优酷讯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拍摄制作的两地合拍剧时装惊慄电视剧,由惠英红、王浩信、姜皓文等领衔主演。

  《新闻女王》电视剧(2023年)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77工作室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时装都市商战电视剧,由佘诗曼、马国明等主演。

  舞剧《咏春》红遍两地 多国邀约演出

图:舞剧《咏春》融合双非遗咏春拳与香云纱,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好评。

  融合舞蹈与武术双非遗

  龙年春晚舞台上,一部原创舞剧《咏春》触动人心。舞蹈与武术的完美融合、咏春拳与香云纱的双非遗亮相,让这部“深圳出品”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好评。在今年1月初,舞剧《咏春》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连续上演五场,经历百馀场演出淬炼之后,终于来到叶问奋斗并以咏春扬名的地方。

  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杨云涛说,舞剧传达了武术所承载的精神内核,同时还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素养。“作品根植于岭南文化,链接着内地与香港一衣带水的同胞情深,其题材所选择的切口,也恰到好处地展示了中国武术中所承载的大国自信、民族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金浩指出,《咏春》对于“双非遗”元素的挖掘不仅彰显了岭南文化的特色,更看出了深圳的胆识与能力。还有叶问长孙叶港超,在香港巡演最后一日,他也观看了演出并表示:“用舞剧这样的形式来推广咏春、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效果超乎想像。”

  中华文化“走出去”范例

  目前,舞剧《咏春》在内地巡演的同时,还收到美国、法国、德国、卢森堡、新加坡等国的邀约,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典范。而事实上,它的火爆出圈在众多岭南优秀文化中也并非单一事件。广东作为先行先试的排头兵,近年来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方面也紧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当中提出的“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要求,率先进行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上的突破、尝试,呈现出了先发优势。

  “大湾区有岭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这些在香港都能窥视一二。”吕宗力指出,比如香港人很喜欢饮的早茶、喜欢听的粤曲、喜欢看的武术就源自岭南地区。且这些文化可能在香港保存得比内地更好,因此也会产生香港文化回流广东的事例。未来,在文化复兴、文化创新等方面,除了优秀作品要走进香港,内地创作者们也可以多到香港进行考察和学习,“要多交流、合作才能诞生新的火花。”

  新平台新基地涌现  发展湾区文化产业

  同属岭南文化圈,粤港澳大湾区11城地理相邻、文化同源、人缘相亲、风俗相似,文化资源各具特色。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表示看好大湾区的发展,并指出大湾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文化传播的高地,拥有很好的创新优势和技术优势。未来的大湾区文艺发展,不只是局限以传统和平面方式展示艺术作品,而应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扩大影响,走向世界。

  设投融资服务平台

  随着湾区建设推进,粤港澳三地进一步密切联系,携手打造不同合作平台,为三地产业的协同发展助力。2023年11月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正式成立。23家机构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涵盖私募股权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证券公司、文化国企等类型。联盟将搭建一个投融资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投融资服务,包括企业的资本赋能、企业的产业链衔接,都会以投融资联盟为主体进行落地和实施。通过平台,资本之间可以共享文化产业投资资源、信息和机遇,合作投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投融资品牌。

  今年1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短剧影视产业基地在广州南沙成立,未来深耕细作短剧影视产业文化,培养湾区短剧影视产业人才,加强短剧影视文化交流。不少香港业界人士表示,未来可以在这里发挥香港积累多年的行业经验,投入短剧的创作中,参与促进影视产业与文旅、科技、金融、城市服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湾区形成合力,更能在新时代文化复兴建设中发挥排头兵和试验田作用。

 数看大湾区文化产业

  •大湾区上市文化公司(截至2023年11月17日)

  深圳73家、广州48家、香港26家、其他16家

  •已上市文化企业总市值超过4.9万亿元人民币

  •大湾区文化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近万家

  •2019年至2023年10月,大湾区文化产业合计产生融资事件527件,据估算总融资金额约为407.3亿元人民币

  •50家企业进入《2023胡润中国元宇宙潜力企业榜》,占全国25%

  •文化IP: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雄狮少年》、B.Duck、何小湧、梳打熊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