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安居乐7/旧邨重建 邀居民齐设计

2024-03-12 04:02: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房署举办“拾种华富工作坊”,让居民与建筑师一同探讨新屋邨的公共空间设计。右上图:居民提出对新屋邨的期望。右下图:房屋署2006年起主动为楼龄超过10年的公屋单位提供勘察及安排维修。

  现时房委会共管理193条公共屋邨、超过81万个公屋单位,服务210万港人。房屋署定期评估高龄公屋,衡量是否需要重建个别屋邨,在2013/14年至2022/23年的十年期间,房委会已经完成12个重建项目,目前正在规划及进行重建项目有十个。

  面对庞大的重建及搬迁计划,房署职员与社福机构合作,协助居民顺利搬迁,并建立“以人为本”的重建搬迁策略,邀请居民参与共同设计社区,尽量“多保育,少拆卸”。\大公报记者 李雅雯(文) 邓浩朗(视频)

  位于港岛南区、1968年落成的黄竹坑村,于2003年落实重建,当时受影响的5000伙重建户中,逾九成选择原区安置到石排湾邨。时任黄竹坑邨房屋事务经理、负责物业管理的罗桂兰,以及负责租务的卢永斌,均参与这项旧邨迁出,新邨入伙的搬迁项目。卢永斌忆述:“你企喺黄竹坑係睇到石排湾,距离唔远㗎,但係你要将5000个家庭连根拔起,佢哋面对紧嘅係好大嘅困扰,所以当时我们发挥同理心,佢哋担心嘅嘢,我哋帮佢哋谂点样解决,希望街坊安心搬过来。”

  当时房屋署为了让邨民搬迁时可有更多支援,与邨内社福机构合作,推行由社区投资共享基金资助的“家在石排湾计划”,透过聘请社工、组织义工队协助居民,尤其是长者顺利搬迁。“一次过搬迁几千伙㖞,最令我哋关顾就係老人家,我哋以为搬屋啫嘛,搬屋有几难,搬屋边有咩问题,老人家唔係㗎,你係将佢住黄竹坑邨嘅生活连根拔起,佢哋有好多担心同困扰。”罗桂兰说若长者居民没有人帮忙会更徬徨,所以搬迁前有社工、义工介入,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包括签租约、装修等问题。

  华富邨分三期原区搬迁

  在2013/14年至2022/23年的十年期间,房委会已经完成12个重建项目,涉及6个屋邨及3座工厂大厦重建,提供单位约15600个,而目前正在规划及进行重建项目有十个,预计未来可以提供32800个住宅单位。因应2022施政报告的建议,在这十个重建项目以外,又选出彩虹邨展开重建研究。

  十个重建计划当中,最大重建搬迁项目的是华富邨,房署建筑师重建时会以背山面海、依山而建、拾级而上为主题,尽量保留华富邨的原有特色。而房署举办咨询会及制作短片,让居民明白搬迁次序及安排;并透过举办工作坊“拾种华富工作坊”,让居民与房署建筑师一起发挥创意,共同探讨将来新屋邨的公共空间设计,让社区设施更贴近居民需要:“一种社区参与,大家共同设计,可以让他们把生活上实实在在的需要,放进将来的设计里”,房屋署助理署长(工务)王国兴说。

  组装合成法减重建时间

  房署结构工程师陈海源表示为缩短华富邨重建项目建造时间及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会尝试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其中的饰面、室内装修和配件都会在工场预先做好,再送到工地装嵌。

  建议中的华富邨重建方案,将分三期进行,完成后预计可以提供12200个公屋单位。在第一阶段将会以兴建华富北、华景街和华乐径三个新的接收邨安置华建楼、华安楼等五座楼的居民,楼宇清拆后腾出的地方会随即展开华富重建相关工程。

  第二阶段将会以鸡笼湾北和鸡笼湾南安置华清楼、华基楼和华生楼等11座楼的居民;第三阶段会将华翠楼、华景楼的居民,迁往原址重建后的华富邨,阶段重建需时虽较长,但是居民可以受惠于第一阶段落成的华景街接收邨的社区设施,把重建影响减至最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