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港大研究:热带昆虫数量降影响生态

2025-04-08 05:01: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位于婆罗洲丹浓谷自然保护区的象鼻虫(一种甲虫)。\照片提供:Marco Chan;下图:参与研究的Louise Ashton教授(前)与Bartosz Majcher于婆罗洲马里奥盆地保护区工作。

  【大公报讯】记者郭如佳报道:香港大学生态学家团队率领一项国际研究计划,旨在了解全球热带森林中昆虫数量下降的现象。昆虫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且种类最丰富的物种群体,其数量锐减引发关注。团队解释,昆虫多样性下降可能对碳循环等生态系统过程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对全球造成影响,可能导致增加害虫及虫媒疾病(如登革热、疟疾)传播风险,威胁全球健康与粮食安全。该团队的研究成果获邀为研究期刊《自然综述:生物多样性》撰写评论文章。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但全球昆虫数量正呈现下降趋势。在热带地区,昆虫正面临城市化、栖息地破坏、农业和城市污染等多重威胁。研究团队指出,尤其容易受到入侵物种的影响,许多独特物种已因此灭绝。另外,气候变化亦对热带地区的昆虫种群构成巨大威胁。

  对碳循环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研究人员解释,昆虫多样性下降可能对碳循环等生态系统过程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对全球造成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改变可能导致害虫及昆虫传播疾病(如登革热和疟疾)的爆发增加,并影响牲畜健康,从而威胁全球健康及粮食安全。团队强调,由于缺乏热带森林数据,人类对这类问题理解仍存在巨大空白,但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的发展正逐步应对这些挑战。

  研究由港大生物科学院Michael Boyle博士和Louise Ashton教授共同领导,并彙聚亚、非、欧、美及澳洲科学家。

  研究团队过去三年在澳洲、亚洲热带地区开展实地考察。目前,团队正在澳洲的拉明顿国家公园及婆罗洲的丹浓谷保护区进行持续研究,透过特殊陷阱收集蚂蚁、蛾类、甲虫及蝴蝶等昆虫,以评估过去二十年间气候变化如何改变这些昆虫族群的生态结构。类似的研究亦正在中国云南及澳洲丹翠雨林展开。团队计划深入研究昆虫物种的生态角色和功能,以了解昆虫族群的变化将如何影响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Louise Ashton教授表示,大多数研究多集中于欧美,而昆虫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地区长期缺乏长期监测数据。该回顾性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并整合新的长期昆虫数据,揭示热带昆虫数量下降的潜在趋势及其对生态功能的影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