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安教育多元化 国安意识逐渐深植民心

2025-04-15 05:01: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国家安全展览厅开放以来,已成为国安教育的重要场地,展览让参观者在动静结合的环境中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香港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既是法律责任的履行,也是社会共识的凝聚。”今日(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的第五年。五年来,在法律实践与宣传教育双轨并进下,从学校到社区,香港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将国家安全教育扎实融入市民生活当中。

  今年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多彩多姿,从庄重的升旗仪式,到纪律部队和辅助部队的开放日;从学校里的创意工作坊,到全港18区的热闹活动。地区国安导师亦全体出动,精心策划国安教育活动。国家安全展览厅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在体验过“沉浸式学习”后,市民同声表示,国安、港安、家安,国安教育非常重要,只有全社会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香港由治及兴的路才能越走越顺。\大公报记者 吴俊宏 李慧妍

  香港特区国家安全展览厅自2024年8月开放以来,已成为国安教育的重要场地。馆内设有六个展区,包括“国安港安、家安民安”、“祖国与香港”及“国安与你息息相关”等主题,透过视频、展品、3D悬浮技术及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参观者在动静结合的环境中学习国家安全知识,深化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立法会议员、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历史系教授刘智鹏表示,今年适逢《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实施一周年,相关活动将更具创新性与互动性。例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专题展览新增了新法规解读板块,通过互动形式帮助市民理解条例在防范分裂、颠覆及恐怖活动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教育提升全民对国家安全的认知,强化“一国两制”下的宪制责任,同时培养市民的国民身份认同。刘智鹏强调,国家安全不仅是国家主权的体现,更是保障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

  国安与个人生活休戚与共

  他进一步指出,国家安全绝非抽象概念,而是真实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回顾2019年修例风波对香港经济及法治的打击,提醒市民国家安全与个人生活休戚相关。他强调,国家安全涵盖公共卫生、网络安全等多个层面。例如,新冠疫情期间,中央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对香港的支持,彰显了国家安全中的“公共卫生安全”重要性。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威胁市民的私隐及财产安全。他认为,维护网络安全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保障市民利益的重要举措,国家安全本质上是人民安全的“保护伞”,二者互为表里,唇齿相依。

  学界也积极响应,推出多项别具创意的活动。如“国。家。我”全港校际及团体短片制作培训及比赛,参加者不仅能参与反恐演习,亲身体验专业部队的应变措施,还可通过讲座及交流环节学习国家安全知识。还有“国安好学生问答比赛”、“童军国家安全日”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国家安全的概念。此外,各区还举办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亲子嘉年华,为不同年龄层的市民提供参与国安教育的机会。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表示,学校已透过多样化形式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让年轻一代逐步加深对国家安全的理解。他强调,未来的国家安全教育应更加注重与学校课程的深度融合。目前,国民及国家安全教育已采取全方位、全覆盖、跨学科的策略融入日常教学,但仍有改进空间。他建议政府加强跨学科协作,使学生从历史、地理、科学及音乐等多角度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办教师工作坊 提升教学质素

  黄锦良还特别提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关键。他建议政府提供更多资源与工作坊,帮助教师灵活融入国家安全议题,使教学内容更具启发性与实效性。同时,他对未来香港各界在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的合作充满期待。他指出,国家安全教育需要全社会参与,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团体应共同努力。例如,政府应完善课程体系并提供资源支持;社会团体可组织更多公众活动;学校则应与家长加强合作,透过创新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国家安全的理解。

  刘智鹏最后指出,“香港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既是法律责任的履行,也是社会共识的凝聚。”他认为,从学校到社区,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香港正在构建多层次的教育网络,通过创新实践推动国安教育的全面普及。然而,面对全球化与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香港仍需在师资培训、课程整合及实践参与方面持续突破。他强调,唯有将国家安全意识深植于市民生活的每一环节,才能实现“国安”与“民安”的有机统一,为香港的长远发展和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