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实验室的生产区有A级製药用隔离装置,确保生产过程在无尘室标准的环境下完成。
已就筹建香港第三所医学院提交建议书的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将以先进疗法制品(ATPs)建立精准和个人化医疗,促进医学创新及跨学科合作,推动本地ATPs生态圈,提升香港在全球生物医学的竞争力。
理大ATP实验室先进疗法制品为瘫痪患者带来希望。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系主任周铭祥教授表示,希望团队在与业界合作下,能够于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上寻求突破,协助转化大学研究成果并进行临床测试及前沿临床医学研究,造福病人。\大公报记者 郭如佳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一旦因意外或疾病受损,可导致受伤部位及以下的神经功能丧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目前有超过1500万人患有脊髓损伤,常见症状包括四肢或下肢瘫痪、感觉丧失、膀胱及肠道功能障碍、慢性疼痛及运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素。目前,脊髓神经损伤尚无有效治癒方法,近年医学界积极探索精准医疗技术,包括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及电刺激治疗等,致力修复受损脊髓。然而,研究显示单靠先进疗法不足以让患者完全恢复行动能力,必须结合物理治疗等专职医疗,进行跨专业复康训练,才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获牌后正式启动临床研究
理大现时计划生产针对脊髓损伤的细胞治疗制品,以先进疗法结合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的专业知识,提供从精准医疗到康复的一站式复康方案,为全身或半身瘫痪患者带来新希望。理大拥有符合国际医药品稽查协约组织良好生产规范(PIC/S GMP)的ATP实验室,专注于免疫疗法、细胞治疗、基因疗法及再生医学临床研究。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系主任周铭祥教授领导的团队计划与业界合作,待实验室取得由卫生署发出的制造商牌照及临床证验及药物测试证明书后,正式启动临床研究。
理大ATP实验室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及大学拨款筹建,设生产区、品质管制实验室及培训实验室,待卫生署批准后,将成为本地先进疗法制品研发及临床应用的重要平台,并与科研企业、生物製药业界及学术机构合作,首阶段聚焦为慢性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临床测试服务。团队将利用经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对的脐带血,生产脐带血单核细胞,进行品质测试及包装,根据PIC/SGMP规范放行成品并转交至医院治疗团队作临床使用为患者进行手术移植。这将带动大学针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合作,发挥理大的跨学科优势,包括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工程及康复治疗等学科的合作。
配合物理治疗可复行动能力
理大是本港唯一能够提供从治疗到复康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大学,其培训的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等专职医疗人员,能与医护团队合作,透过复康、辅助诊断及科技应用,提供延续护理。理大ATP实验室专注于细胞治疗等精准医疗技术,康复治疗科学系则提供物理治疗等专职医疗训练,两者结合确保患者获得全面护理。例如,在脊髓损伤治疗中,干细胞移植可修复受损组织,随后由物理治疗师设计个人化复康计划,帮助患者重新训练肌肉、增强力量并恢复行动能力。
周铭祥教授表示:“理大ATP实验室符合国际的良好生产规范,为香港培育更多生物製药专业人才。我们希望在与业界合作下,能够于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上寻求突破,协助转化大学研究成果并进行临床测试及前沿临床医学研究,提升香港整体医疗科技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