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当街头冲突愈演愈烈,学校成了另一个战场,课堂秩序被干扰、教学中断,许多年轻人被推上前线,误入歧途,前途尽毁。
陈Sir是一位资深中学教师,亲历了黑暴期间教育界的震荡。他坦言,那段时间让他深感无力甚至心灰意冷,曾萌生带着子女移居内地的念头。然而,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的出台,让他看到了希望,也重新点燃了他作为教育者的使命感。
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修例内容
回忆起2019年的混乱,陈Sir描述,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修例的实质内容,只是受到朋辈和社交媒体虚假资讯的影响,听到一句“反修例”口号就上街打砸。他说,有些学生为了区区超市券、八达通充值便被利诱上街,更有中学生短时间内获得五位数的不明资金来源,让人震惊。一些年轻人更因此被捕入狱,前途尽毁。“最心痛的是,有一个我曾教过的出色学生,原本可以有光明未来,却因参与暴动被判刑,连刚出生的孩子都无法陪伴。”
陈Sir指出,2019年的动乱并非单一事件,而是“颜色革命”的延伸。他比对乌克兰的橙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发现香港修例风波的手法如出一辙:先是群众运动,再激化成暴力冲突,如此成体系的做法背后肯定有境外势力资金和指挥支持。
“若非警方果断捣破军火库,香港恐怕早已重演乌克兰的流血悲剧。”陈Sir认为犯事学生虽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但他们年纪尚轻,易受其他势力蛊惑,无知地走向前线以身试法,令人惋惜。“他们的身体、心灵受伤,家庭破裂,前途尽毁,一生留下污名。所以搞黑暴的人绝对丧尽天良。”他说,这也再次凸显出国安法的必要与及时。“国安法就是定海神针,让那些蛇虫鼠蚁马上现形。”
国安教育是长期的斗争
2020年香港国安法颁布后,香港由乱转治,校园气氛也随之转变。陈Sir回忆教育局刚刚发布通告,要求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他甚至找不到愿意加入升旗队的学生。
“有些学生对我直言,如果穿着升旗队的衣服出现在学校会被霸凌。但现在不同了,大家都争着加入升旗队,认为这是一种荣耀。”陈Sir见证学生从排斥国旗国歌,到主动参与升旗队;从鄙视爱国教育,到自豪参与国庆活动,他感慨地说:“过去我们重知识轻品格,以为考到好大学就是成功。但看看2019年的乱象,走在前线的偏偏是一些名校生、大学生、大律师。他们知法犯法,可见真正缺的是信念和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学生做人,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明白身份与责任,做一个堂堂正正、奉公守法的国民。他表示:“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五年,但观念的提升远没有结束,国安教育是长期的斗争,是对抗错误思潮的最前线。”
黑暴过后,世界仍然动荡,香港虽暂时平静,但暗流依旧。面对未来,陈Sir认为各界都不能松懈:“爱国教育不能停,要深化;国安意识要内化,不能只停留在仪式和口号。”作为一名教师,陈Sir认为:“让学生做一个行得正、站得正的好人,比任何学位都重要,这是我接下来的教学生涯里的最首要任务。”\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