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隔海观澜\台湾不分区立委提名沦为“派系分赃”\朱穗怡

2019-11-20 04:24: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台湾地区明年1月11日除了举行领导人选举,还同时举行立委(“立法委员”)选举。而立委选举分为不分区立委和区域立委。后者由候选人所在选区的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胜负关键在于候选人个人能否吸引选票。“不分区立委”顾名思义,就是不隶属任何一个选区,由各政党自定候选人名单,然后按选举中该党所得“政党票”的票数来分配席次。这意味着不分区立委排名越前,当选的机会就越大。如此一来,选什么人担任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如何排名,都牵动各方利益,最终难免成为各派系的“分赃”名单。如果“分赃不均”,必爆发利益冲突。最近一段时间,不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深陷不分区立委提名争议的漩涡。

岛内“立法院”立委总共113席:区域立委73席、不分区立委34席和原住民立委6席。台湾当初设计不分区立委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立委的代表性,因为岛内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难以通过选举进入“立法院”参与修法、立法工作,所以各政党可提名党内专业人士、弱势代表等作为不分区立委候选人。这些候选人是否当选,须根据大选中由选民投下的政党票来决定。按规定,一个政党要获得5%的政党票,才有获得分配不分区立委的资格。至于席次多少,则由该党政党票得票率乘以34(不分区立委共34席)。

然而,台湾制订不分区立委的初衷近年已经变质。由于政党高层掌握不分区立委候选人提名权,这样一份“人为”的名单难免掺杂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民进党就因此爆发“苏游之争”。据说,蔡英文力邀前“行政院长”游锡堃担任不分区立委,并承诺让游锡堃接任下届“立法院长”,但这样的安排遭现任“行政院长”苏贞昌强烈反对。苏系认为“立法院”龙头应由当选的立委决定,而非选举前“内定”。说穿了,其实是苏系人马担心游锡堃重新进入权力核心,分薄了苏系的利益。最后经过一番协调,游锡堃排入不分区立委第8名。以上一届立委选举民进党获得18席不分区立委来看,游锡堃仍在安全名单之内。

民进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名单险些难产,国民党方面也闹得沸沸扬扬。主要的争议点在于外界指责国民党主席吴敦义把自己列入不分区立委的安全名单,遭批评为自己安排后路。此外,整份名单候选人年龄偏大,难以吸引青年选票。有民调显示,在政党票方面,国民党支持度33%,虽然仍是位居第一,但支持度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民进党则获得23%支持度,也较上次民调少了两个百分点。从蓝绿不分区立委提名之乱可见,不分区立委的席次已经完全沦为“派系分赃”、“密室政治”,对台湾的民主建设大打折扣。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