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1993年/《奥斯陆协议》未能带来和平

2023-11-02 04:03: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挪威的斡旋下,巴解组织和以色列方面达成协议。1993年9月13日,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白宫正式签署《奥斯陆协议》。该协议规定“结束巴以之间持续数十年的对抗和冲突,并承认双方的合法及政治权利”,并推动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诞生。

  巴解组织在“两国方案”的基础上承认以色列,并有效签署了协议。以色列激进犹太主义势力将拉宾的做法视为“背叛”。1995年11月4日,拉宾遭激进分子阿米尔枪杀身亡。

  《奥斯陆协议》的签署,主要解决的是巴解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却没有解决领土划分的问题。曾经是巴解组织奥斯陆协议代表团成员之一的阿什拉维认为,该协议让以色列在扮演占领国的角色上,获得更大的自由,能够继续扩大屯垦区,并且为犹太定居者制定更加有利的种族隔离政策,借以实现和巩固以色列对此地的永久占领。

  1995年9月28日,巴以双方在美国签署了第二阶段的协议,即《塔巴协议》,根据该协议,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将收回约旦河西岸近30%的区域。《塔巴协议》将约旦河西岸划分为3块区域,而以色列保留对地区边界、外部安全、耶路撒冷和定居点的控制权。这3块地区分别是受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管辖的A区,受巴以共同管辖的B区,完全处于以色列控制下的C区,面积分别占西岸面积的18%、22%和6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