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巴以冲突半年 以军突然撤出加沙南部

2024-04-08 04:03: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去年11月,以军出动坦克,逼迫加沙民众从北部向南迁移。下图:以军对加沙狂轰滥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美联社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半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狂轰滥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冲突外溢效应波及地区多个国家。美媒指出,随着加沙局势恶化,国际社会对以色列越来越不耐烦甚至愤怒。以色列民众亦对当局未能救回人质感到不满,6日举行约10万人参加的大示威,要求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下台。以军7日突然宣布从加沙南部撤出所有地面部队,仅在北部留下一个旅,但强调“绝对会继续对加沙最南端城市拉法发动地面进攻”。

  以色列媒体7日报道称,以军已从加沙地带南部撤出所有地面部队,目前在加沙只留下“纳哈尔”旅,负责保护内察里姆走廊的安全。内察里姆走廊横贯加沙北部地区,以军通过控制这条通道阻止加沙居民返回北部,并对加沙北部和中部发动袭击。这也是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北部的通道。

  以军方认为,针对性袭击是打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更有效方式,且在加沙南部持续战斗4个月的部队需要休整。以军发表声明称,部队离开加沙南部是为了休整,并为未来的行动做准备。以政府发言人海曼称,以军“绝对”会继续对拉法发动地面进攻。

  以10万人示威促政府下台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显示,去年10月7日以来,当地已有超过3.3万人死于以军袭击,包括13800多名儿童,另有超过7.5万人受伤。在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加沙62%的住房被破坏或摧毁,72%的医院被迫关门,约190万人流离失所,相当于当地总人口80%以上。以军不断将巴勒斯坦人向南驱赶,目前超过150万人挤在拉法,逃无可逃。加沙食品严重短缺,约110万人面临“灾难级的粮食不安全”,可能陷入饑荒。

  美联社指出,随着加沙局势恶化,国际社会对以色列越来越愤怒。内塔尼亚胡政府还面临越来越大的内部压力。6日,以军在加沙找到一名47岁人质的尸体。这名人质的家属公开表示,如果当局能与哈马斯达成释放人质的协议,这宗悲剧就不会发生。同日,约10万名示威者聚集在特拉维夫,高呼“现在就选举”等口号,要求内塔尼亚胡下台。目前约有129名以色列人质被扣押在加沙,其中至少36人被宣布死亡。

  哈马斯代表团7日前往开罗参加停火谈判。美媒披露,停火与释放被扣押人员谈判的关键争议点在于流离失所的加沙平民如何返回北部。以方提出每天让2000人返回北部,最多6万人可回到家园,但不包括年龄在18至50岁之间的大部分男性,且这些人必须通过以方的军事检查站。哈马斯要求取消检查站,并让返回北部的家庭保持完整,不得排除成年男性。

  美偏袒以色列尽显双标

  加沙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升级,停火却困难重重,背后的美国因素不可忽视。作为以色列最大武器供应国,美国长期在巴以问题上拉偏架,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仍不断输送武器弹药,还多次在安理会对加沙停火相关决议草案投反对票。近期美以就加沙局势出现一些分歧,拜登政府没有反对3月25日要求停火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草案,但美国始终未对以色列实质性施压,亦没有响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号召停止输送武器。半岛电视台指出,拜登政府并非真心推动停火,而是为了防止自身国际形象进一步受损,同时试图在大选年争取国内民意支持。

  美国此前毫无根据地污蔑中国在新疆进行“种族灭绝”,如今面对以色列滥杀巴勒斯坦人的铁证却装聋作哑,甚至为以军提供武器,其双标行径暴露无遗。

  联合国涉巴以冲突决议草案

  立即停火

  3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0票反对和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草案,要求立即在斋月实施所有各方均尊重的停火,进而最终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停火;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并确保人道准入。决议强调须扩大对整个加沙地带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美国投了弃权票。

  武器禁运

  4月5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28票赞成、6票反对和1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草案,呼吁所有国家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以防止进一步违反国际人道法及侵犯人权的行为。决议还谴责以色列在冲突中使用人工智能(AI)协助军事决策。

  西方国家对以军售情况

  美国

  美国是以色列最大武器供应国,2019年至2023年以色列进口武器的69%来自美国。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加快输送武器,目前公开的两项军售分别为价值1.06亿美元的坦克弹药和价值1.47亿美元的炮弹零部件。美媒披露,拜登政府还悄悄对以色列进行了100多项金额较小的军售,涉及数以千计的精确制导弹药、小直径炸弹、钻地炸弹等。拜登政府还计划向以军出售多达50架F-15战机,总价值高达180亿美元。

  德国

  德国是以色列第二大武器供应国。去年1月至11月初,德国对以军售金额高达3亿欧元,较2022年增长了10倍,其中大部分出口许可是在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后颁发的。德国主要向以色列出售防空系统零部件和通信设备等。

  其他国家

  去年10月至12月,意大利批准向以色列出口价值约210万欧元的武器。

  英国2022年向以色列出口了价值5300万美元的武器。英政府正在准备一份关于以色列在战场上违反国际法风险的报告,但预计不会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

  加拿大今年1月宣布暂停批准新的对以军售,但已获批准的军售不受影响。

  数读加沙人道危机

  超过3.3万人死亡

  去年10月7日以来,加沙地带超过3.3万人死于以军袭击,包括逾13800名儿童,另有超过7.5万人受伤。

  110万人恐陷饑荒

  由于以色列实施严苛封锁政策,加沙地带食品严重短缺,约110万人面临“灾难级的粮食不安全”,可能陷入饑荒。

  190万人流离失所

  加沙地带约190万人因此次冲突流离失所,相当于当地总人口80%以上。超过150万人目前挤在加沙最南端城市拉法。

  62%住宅被毁

  战火破坏或摧毁了超过29万间住宅,相当于加沙住宅总数的62%。

  72%医院关门

  加沙地带36家医院均受到严重破坏,目前仅有10家仍能部分运作。

  巴以冲突半年大事记

  2023年

  10月7日:

  哈马斯越境袭击以色列,造成约1200人死亡。

  10月9日:

  以色列全面封锁加沙地带,实施密集空袭。

  10月27日:

  以军对加沙发动地面攻势。

  11月19日:

  也门胡塞武装开始在红海袭击与以色列有关船只。

  11月24日:

  双方临时停火,交换部分人质和被扣押人员。

  12月4日:

  以军攻入此前被划为“安全区”的加沙南部。

  2024年

  1月26日:

  联合国国际法院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遵守《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防止在加沙发生针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行为。

  4月1日:

  以军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导致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两名高级指挥官在内至少13人死亡。伊朗矢言报复,冲突外溢风险骤增。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