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月6日,被诱骗至缅甸电诈园区的外籍人员,在泰国达府湄索边境检查站被移交给泰方现场。\新华社
泰国4月14日开始实施一项新法规,要求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和社交媒体平台所有者承担未能遏制诈骗的责任。未能遵守反诈骗措施的运营商或平台将被处以最高50万泰铢(约11.5万港元)的罚款。任何对此类失职行为负有责任的个人将被处以最高1年监禁和最高10万泰铢(约2.3万港元)的罚款。泰国电诈问题严重,仅今年第一个月就报告了超过3万起电诈案件。
【大公报讯】泰国副总理兼数码经济和社会发展部部长巴瑟13日表示,新法规旨在保护人们免受电话和网络渠道的诈骗而损失财产。
要求金融机构须冻结可疑账户
《预防和打击技术犯罪措施法规》要求金融机构和企业经营者披露涉嫌参与诈骗的账户和金融交易信息,还必须冻结可疑账户和交易。此外,电话和电信服务提供商必须严格筛查可能涉及诈骗的可疑短讯,并停止与诈骗相关的电信服务。
根据新法规,未能遵守反诈骗措施的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和社交媒体平台所有者,将被处以最高50万泰铢(约11.5万港元)的罚款。
未能让手机用户正确注册服务以防止诈骗的责任人,以及收集、洩露或使用他人数据的诈骗者,将面临最高1年监禁和最高10万泰铢(约2.3万港元)的罚款。
以此同时,泰国还修订了《数码资产业务法令》,要求所有外国数码资产交易所必须在进入泰国市场前,申请并获得泰国的服务许可。该法规也于14日生效。
此前,泰国当局很难阻止可能支持诈骗者汇款的外国数码资产交易所的可疑交易。当局指,该法规将有助于预防和打击技术犯罪,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
上述两项法律生效后,将赋予执法机构打击网络犯罪的强力工具。巴瑟表示,法律武器将保障民众安全地使用电话或电信服务。此外,在金融交易中,如果民众不幸遭遇诈骗,他们将获得援助,并追踪资金流向,以便迅速追回被骗资金。
警惕AI技术为虎作伥
泰国全国网络犯罪报告案件统计数据显示,仅2025年头一个月,就报告了31159起电诈案件,平均每天超过1000起。反诈骗技术公司称,在泰国当局加强打击电诈活动前,2024年泰国的诈骗电话和短讯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68亿条。
业界反诈专家指出,泰国电诈案例大幅增长,归咎于日益复杂的诈骗生态系统,而通过电话、短讯和恶意链接,以及先进的AI生成技术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泰国政府此前估计,该国每天因电诈活动最高可损失7000万泰铢(约1613万港元)。
泰国和缅甸边境一带发生的跨境电信诈骗日益猖獗,引发外界强烈关注,泰国总理佩通坦承诺,坚决采取行动打击电诈。泰国当局1月28日批准紧急法令修正案,加强打击网络犯罪及诈骗,要求电信公司、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和社交媒体平台对电信和网络诈骗受害者承担部分责任。
2月初开始,泰国切断与缅甸边境5个点位的电力、燃油供应及互联网连接,覆盖妙瓦底等地的电信诈骗集团园区,泰国执法部门与中国、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合作打击电诈,相关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