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昨日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为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激荡起磅礴力量,也进一步坚定了香港走发展新质生产力之路的信心。香港社会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关键在于立足本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制制宜,因势制宜,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大格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新风貌。
全国两会已经结束,释放出中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世界的重大信息,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新的关键推动力。中国保持稳定发展,为不稳定的世界提供稳定性。
事实上,近来美国经济被“特朗普式衰退”的阴影笼罩,资金不断流出美国市场。美国股市再次上演“黑色星期一”,三大指数齐齐重挫,长期引领美股上扬的美国“神奇七股”股价均出现4%或以上的跌幅,“恐慌指数”最高升至29.56。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上升之下,投资机构纷纷调升美国衰退概率,并警告美股已进入一个充满风险和波动的阶段。
中国的稳和进、欣欣向荣,美国的乱和退、危机重重,形成鲜明的对比。香港股市对此作了很好反映。昨日港股在美股大跌影响下曾大幅波动,但最终仅以微跌1点收市,正如有股评人所形容,这就是国际格局变化下的反映。踏入蛇年以来,港股表现在全球一枝独秀,成交量倍增,外资大举涌入。事实证明,市场对香港的未来有信心。信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可逆转;二是香港有中央支持,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香港股市迎来又一个春天,是经济复苏加快、前景光明的反映。
香港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保持发展的势头,首先是要因制制宜、因地制宜,对接好国家发展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也是汇聚高端人才的高地,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助力更多内地企业“走出去”、国际企业“引进来”,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更好体现香港价值,将香港的一个个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其次是突出主题、抓住重点。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香港发展的传统路径和依赖,加快了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香港有一流的教育资源,有大量的高端人才,科研能力强,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深化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更好融合起来,就可以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链接。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为推动创科发展推出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资源,包括加快人工智能应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等等,高质量发展将快马加鞭。
实现香港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全国两会进一步提振了香港社会的信心,未来的发展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
将全国两会精神落到实处,转化为发展的动能,需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需要勇于改革、敢于破局;需要凝神聚力,团结一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大湾区建设中,哪一“制”好用就用哪一“制”,谁的方法有效就用谁的方法。胸怀“国之大者”,关心民之所盼,香港就可以轻装上阵,加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