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彰显“内联外通”优势的中东之行

2025-05-15 05:01: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提出“四点希望”,当中包括要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围扩大开放、拥抱世界;面向海外讲好港澳故事,旗帜鲜明唱响港澳、唱响中国。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结束的中东访问行程,正是实践“拥抱世界”、“唱响中国”的积极体现,将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的“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是李家超任内第二次中东之行,共签署了59个合作备忘录和协议,涵盖政府合作、市场贸易、投资市场发展、金融、科研、法律专业、工程等,将香港与卡塔尔和科威特的关系推上了新台阶,也推进了香港与“海合会”达成自贸协议的进程。

  自本月15日起,阿联酋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30天免签入境安排,阿曼同日起延长免签入境期限,由最长10日增至14日。连同卡塔尔日前给予香港30天免签安排,持特区护照到“海合会”6个国家享有免签或落地签待遇,将进一步促进香港和海合会成员国的旅游、教育、文化和经贸往来。特区护照的“含金量”增加,其实是香港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的折射。

  今次中东之行的另一大亮点,是香港和内地企业首次“併船出海”。在随同李家超出访的代表团中,既有本港的企业界翘楚,也有来自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企业家。有内地企业表示香港企业可帮助自己了解国际市场,过去产品主要输往美国,今后将拓展中东市场,分散风险。也有本港公司与内地“独角兽”企业微众银行及卡塔尔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三方联手在中东推进金融科技项目,将区块链技术带到中东。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亦与两间内地企业签订备忘录,帮助更多内地企业“出海”。

  香港和内地企业各擅胜场,香港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优秀人才、专业服务及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内地企业拥有强大技术实力,双方优势互补,可发挥协同效应。例如北京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在香港需要应对潮湿天气和台风,在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则需要应对沙尘暴。香港通过技术支持和标准化服务,可助力内地企业调整产品以适应各地需求。

  如果说,李家超的中东之行是香港发挥“外通”优势,那么上个月他率团访问浙江,则是“内联”优势的彰显。浙江是内地经济发展的先锋省份,近年更崛起为创新之城,“杭州六小龙”的实力令全球刮目相看。香港与浙江合作堪称强强联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为浙江企业提供融资、上市和跨境投资等专业服务,而浙江的数字龙头企业则为香港创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种“内联”的合作模式,既促进了两地经济更好发展,也加快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

  眼下,百年变局叠加地缘政治复杂化,“去全球化”歪风滋长。应对新挑战的香港,需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一方面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另一方面加深国际交往合作,助力更多内地企业“走出去”,更多海外企业“走进来”。在这种“双向奔赴”中,强化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的关键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在香港挂牌上市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一哥”宁德时代,吸引了23家基石投资者,其中一家就是科威特投资局,凸显香港加强与中东合作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香港都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发挥香港之所长、贡献国家之所需,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