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双燃料汽车运输船昨日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为 “远海口” 轮,并展开首航。该船满载中国生产的车辆,九成以上是新能源车,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国家。 “最大” 、 “双燃料船” 、 “新能源车” 这几个关键词,彰显中国是全球第一智造大国,也是潜力最大的市场,更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远海口” 轮总长约200米,拥有12个汽车甲板,可一次过承载7000辆汽车,包括小轿车、工程车、大巴等全品类车轮。该船采用先进的双燃料主机,即LNG(液化天然气)及光伏能源。与传统单一燃油船相比,可节省20%的能耗,减少27%的碳排放、30%的氮氧化物排放、99%的硫化排放和90%以上的PM颗粒物排放。该船配备峰值功率逾300千瓦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为目前全球同类船舶的最大光伏系统,年发电量达41万度,节省燃油111吨,减少碳排放300多吨,相当于每年种植了3.8万棵树。
“远海口” 出航堪称中国智造领跑全球的缩影。事实上,中国造船能力连续15年独占鳌头,无论是完工量、新订单量还是手持订单量,中国都是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全球近8成的绿色动力船由中国制造,在环保船型的研发制造上,中国拥有绝对优势。
今年初,媒体报道世界船运巨头马士基计划向中国追加订购40艘LNG新船,这是国际航运业对中国造船能力投下的信心票,也让世界再次聚焦中国造船业的强大实力。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同样在全球首屈一指,领先其他国家的幅度正在越拉越大。2022年,中国造新能源车的全球占比为63%,2023年上升为64%,去年跃升至70%,单以去年第四季论,全球占比高达75%,用 “一骑绝尘” 来形容绝不为过。虽然中国新能源车引起竞争对手的 “羡慕嫉妒恨” ,出口遭遇不少挑战,但以吉利汽车昨日公布的今年第一季成绩单来看,其盈利录得2.6倍增长,达到市场预测的盈利上限,其股票获得国际投资大行给予 “增持” 评级,说明中国新能源车有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中国本身就是全球制造链、供应链上最重要的一环,任何 “脱鈎断链” 的企图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美近日就经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双方大幅下调关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关税伤害了美国消费者和生产商的利益,造成了美国的内部混乱,最终迫使美国政府面对现实,按下贸易战的暂停键。
中国不仅为全球输送绿色优质产品,提高了全世界人的生活质素,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成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中产阶层已超过美国总人口,消费着越来越多的全球各地产品。事实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欢迎全世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搭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快车。在被美国视为 “后院”的拉丁美洲,中国亦已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秘鲁、智利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该地区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加入了中国的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哥伦比亚作为美国在南美的亲密伙伴,近日也加入了 “一带一路” ,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以及向中国销售更多的产品。
从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到中拉论坛成功召开,再到 “远海口” 启航,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全球之福且不可逆转。正如习近平主席昨日覆信丹麦商会负责人所指出: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