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北京观察/中国法治的“近”与“劲”\郑曼玲

2021-03-09 04:26: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8日下午的全国人大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先后向大会做工作报告。与以往相比,三份报告篇幅更显简洁凝炼,内容上“含金量”丝毫未减。通篇读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上,“近”与“劲”特点十分突出。

  所谓“近”,是指贴近民心、顺应民意。立法方面,去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专门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冒名顶替上学就业、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等新情况作直接回应;司法方面,各级法院检察院则针对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高空抛物等问题,加大惩治力度,维护群众舌尖上、针尖上、头顶上、脚底下和钱袋子的安全。所谓“劲”,是指敢於鬥争、有力震慑。司法方面,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严惩腐败犯罪,对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腐败分子判处死刑,彰显反腐无禁区全覆盖的底线原则;同时又坚决实行“打财断血”、“打伞破网”,改善社会治安环境,让黑恶势力无所遁形。

  立法方面,全国人大继去年果断出手审议通过《香港国安法》之后,今年又将审议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相关决定,为维护香港宪制秩序、打击“港独”势力、确保爱国者治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坚强法律保障。

  如果说“近”体现的是法治的温度和厚度,“劲”体现的便是法治的精度和力度,而这一切的落脚点无疑都是“以民为本”的初心使命。正因为紧扣的是民心这个最大政治,呼应的是民众对法治建设的最新期待,立法机关和司法部门才能抓住关係民众切身利益的法治建设难点重点,聚焦民众意见集中的法治改革痛点堵点,做到对民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民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坚决破除一切阻碍法治进步的障碍和藩篱,用法律的“铁齿铜牙”成就民生福祉的丰厚收穫。

  一“近”一“劲”,凸显中国法治的可喜进步。期待未来之中国,立法司法工作更暖人心、更有力度,让民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正是广大人民对法治中国的美好愿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