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北京观察 | 外长之问

2024-03-08 04:03:42大公报 作者:马浩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对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而言,外交部长王毅堪称是最熟悉的老朋友。今年是他第十次以外长身份在两会期间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了多达21次提问。两项纪录,都是极罕见的。

  王毅的角色是一个“回答者”,涉及的问题相当开放,既涉及中美、中俄、中欧等大国关系,也涉及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朝鲜半岛局势等地区热点,以及南海、台湾、营商环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与中国发展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这也直观展示了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广泛作为与全新局面。

  同时,王毅在记者会上也抛出了“外长之问”。一个“四连问”抛向美国:大国的信誉何在?大国的自信何在?国际公理何在?公平竞争何在?一个“三种灯”提给欧洲:好比汽车开到十字路口,红灯、黄灯、绿灯三种信号灯同时亮起,这车还怎么开?

  王毅的反问,以极富气场、极其生动的语言,点明了当前困扰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的症结所在。这也是当前中国外交所面对的最突出而棘手的难点、堵点、卡点。中美关系、中欧关系如若不能良性发展,则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就无从真正实现。

  中美关系、中欧关系又各具有特殊性。与美方持续以单边制裁施压不同,以欧盟给中国贴上的“伙伴、竞争者、制度型对手”三种标签为例,实际上即分别对应的是绿灯、黄灯、红灯。这反映了其纠结复杂的心态。对于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影响力,既不愿、不甘但相当程度上又不得不正视,从而造成了对华政策的摇摆。

  对于中欧关系,王毅特别强调:“只要中欧互利合作,阵营对抗就搞不起来。只要中欧开放共赢,‘逆全球化’就不会得势。”

  实际上,阵营对抗与逆全球化的策源地正是美国。今年的美国大选潜藏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美国优先”和孤立主义若加码重来,欧洲和中国都将受到波次冲击,欧洲甚至将更早迎来风暴。面对“脱钩断链”“再阵营化”“新冷战”,欧洲很可能堕入火中取栗的风险。因此,推动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中欧合作的重要共识基础。对于2024年的中国外交,这一点格外重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