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北京观察 | 从“修昔底德陷阱”到“债务陷阱”

2024-04-08 04:03:37大公报 作者:马浩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财长耶伦今次访华,除了产能问题,另一个焦点就是金融。中美双方已经商定,后续在金融工作组框架下,就金融稳定、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

  今年1月中旬,中美金融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已经围绕两国货币和金融稳定、金融监管、金融市场、跨境支付和数据、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全球金融治理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沟通。可以看出,金融稳定始终被列在首要位置。

  近两年来,美国在金融领域上持续炒作债务问题。一是夸大中国国内的债务危机,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及房地产行业的债务,继而渲染中国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外溢,波及全球经济。二是抹黑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制造“债务陷阱”,危及国际金融稳定,借以污名化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总而言之,美方千方百计将中国塑造为一个金融稳定的破坏者角色。

  说到底,这仍然是战略认知问题。早在几年前,伴随着中国崛起,美方就不遗余力鼓吹“修昔底德陷阱”,为遏制打压中国造势,这是其悍然发动贸易战、科技战的重要“理论依据”。如今的“债务陷阱”,也不过是旧瓶装新酒,环环相扣。

  实际上,中国的政府法定负债率近为50.4%,远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国家,没有一个对中国的债务负担率超过25%,平均值仅为1.8%,完全没有理由让中国来为一些国家的债务问题“背锅”。

  相反,美国的国家债务总额2023年底首次突破34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财政赤字飙升,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高通胀、高债务、高资产泡沫风险为世界经济埋下隐患。同时,美国利用美元霸权作为金融武器,收割全球财富,推高了低收入国家的偿债成本。

  中国对于中美经济、金融、商务等领域对话始终秉持开放态度。从耶伦此次访华受到的高规格礼遇,就足见中方的诚意。中美合作,是全球金融稳定的定海神针。关键在于美方应当校正目标与路径,停止炮制“话语陷阱”,不要以金融对话之名,行金融打压之实。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