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对下一步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释放出有力的政策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除了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继续推出“一揽子”利好、明确“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之外,还针对房地产市场、民营经济、就业等重点难点问题分别精准施策。这些症结如果打通,将对经济基本面起到极大支撑作用。
其一,以“白名单”激活楼市。房地产上下游链条长,不仅直接带动诸多行业,而且关乎金融风险防控、民生福祉、社会稳定。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是本轮楼市调控以来决策层释放的最新最积极的信号。在需求端不断松绑限购、降低房贷利率外,政治局会议还强调“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从供给端改善房企运营状况,双管齐下,托举楼市回稳。金融监管总局与住建部已出台政策,对符合要求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通过激活优质项目,带动楼市提质增效。
其二,以“开绿灯”助力民企。近期以来,民企投资增速相对较为低迷,这源于市场整体需求不足,也与一些地方营商环境有待改善有关。政治局会议一方面为企业撑腰,提出“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另一方面继续清障铺路,将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经济提供法治保障,为民企发展“开绿灯”。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份最新核准的5个核电项目,分别拿出了10%的股份,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民企共享发展机遇。
其三,以“红黄牌”呵护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样是促消费、扩内需的基础。本次政治局会议关于民生领域的部署中,就业占去过半篇幅,特别是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大学毕业生被排在首位。这一高知、年轻的群体,是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人力资源基础。
会议前一天,中央刚刚公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对就业质量不高的大学专业将实行“红黄牌”制度,将就业作为办学的重要依据,旨在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