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创新形式增强青年归属感\何超琼

2023-08-31 04:02: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归属感是民心归向的钥匙,也是把港澳青年团结起来,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具体来说,需要帮助他们树立三个信心:

  一是对自己能力和未来的信心。过往香港发生的各类风波中,一些年轻人被别有用心的外国势力蛊惑而走上歪路。有自信心、有清晰的人生坐标和方向的年轻人,则不易被人蛊惑。

  二是对港澳两个特区发展的信心。有些人错误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忧虑特区的独特优势不再。我们要协助年轻人亲身体会到港澳特区的国际化优势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日益强化。

  三是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一些年轻人对国家发展了解不深入,无法从全域高度找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切入点。要通过展示国家的发展蓝图和背后的精神,协助港澳青年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自身的定位。

  搭建更多国际化平台

  结合过往的经验,我认为要增进港澳青年对国家的归属感,除了依靠宣讲、拜访交流、故土寻根等传统形式外,也需要创新的形式,更贴合当代青年的特点与需求。为此,我建议搭建更多国际化平台,让港澳青年通过工作实践加深对国家的了解与信心,实现自我价值从而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大局,从而建立具备主人翁意识的国家归属感。

  十年前,我们创办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就是希望争取国家在世界旅游业的话语权,最终实现“共用国际话语权”这一目标。立足港澳、背靠祖国,对外讲好中国文旅故事,吸引国际力量参与进来。论坛除了将澳门和各方的发展机遇“引进来”,今年也成为唯一一个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建立新型合作关系的民间平台,实现“走出去”的新里程碑。2024年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在国家文旅部的支持下,论坛被纳入中法文旅年框架并作为重点工作及活动,配合两国元首外交,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

  论坛采取每届由一个内地重点合作省/区/市加一个海外合作国家或地区的模式,促成国内外的官方、官─民、民─民的交流与合作。在论坛上我们推介过江西、甘肃、贵州等省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参与其中的港澳青年纷纷表示,之前对这些地方知之甚少,是通过在论坛的工作,得以认识祖国地大物博的精彩魅力,深入了解内地在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对国家的发展进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关注,建立起对国家和港澳未来发展的信心。

  十年来论坛守正创新,不变的是主动配合国家重大战略设立论坛主题,是首个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题的国际旅游论坛。论坛围绕“海上丝路”、“中东欧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议题,在与海外合作国家和地区拓展合作机遇时,港澳青年真切地体会到“国家的崛起赋予人民尊严”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对国家大政方针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国际化视野和语言优势也得以运用。他们意识到国家发展大局中蕴含着自身发展的机遇,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去。

  实现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年轻人对国家归属感的建立,从好奇到参与再到坚持,是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历练过程;本人也曾是一个以“三个信心”作为座右铭的港澳青年。初创论坛,是因为我对国家和港澳的发展有坚定信念,一路走来,从参与者、推动者到传播者,不仅造就了论坛如今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个人赢得了国际各大旅游组织的认可。我的经历鼓舞了很多港澳青年,他们加入我的企业和机构,跟我一起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这些港澳青年在国内、国际双接轨的工作实践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作为主人翁的归属感油然而生。他们又能影响并凝聚更多的同龄人,在各行各业、不同场合展现“民间外交官”的魄力与风采。这种经过锻炼成长起来的、具有自我驱动力的国家归属感,将在一代代的港澳青年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主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