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际关系/美国是中法关系的“推动器”\宋鲁郑

2024-01-02 04:02: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踏入2024年,回顾中法建交六十周年,既有高峰也有低谷。中法关系起起伏伏的规律和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双方建交的那一刻,已经把答案告诉了世界。

  1964年中法建交出乎意料、震动全球,被称为“外交原子弹”。这自然离不开当时的背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两大阵营正在进行冷战。法国和中国也分属不同的阵营,而且双方相隔遥远,没有任何经济联系。更重要的是,中法两国均是大国,法国还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双方在世界都是举足轻重。这两个来自不同阵营的国家建交,对世界格局和全球力量平衡的冲击可想而知。

  中法建交充分体现了众多国际关系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决定大国关系的是战略利益,而不是经济利益,而且这种利益是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二是两个大国的共同重要战略利益未必一定来自于双方本身,而是外部因素。

  二战后的法国和新中国都是百废待兴,法国在经济和安全上都依靠美国。法国第四共和国首任总理拉马迪埃不得不承认:“每一笔贷款的给予都取决于政治现实,每获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就要减少一些。”戴高乐时期的外交部长和总理德姆维尔也认为:“从1946年到1958年,美国控制了法国的对外政策。”

  双方具共同战略需要

  但中法都是有着悠久大国传统的国家,不可能长期依附他国。摆脱这种外部依赖是必然选择。然而在美苏两极称霸的世界中,即使获得真正独立也并不足以确保大国地位,还要有能力对抗两个超级大国的制衡,这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寻求够分量的盟友。

  很自然的,中法都把目光投向了对方。就这样中法联手打造了美苏之外的第三极,实现了本国战略利益的最大化:不仅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还有效对冲各自摆脱美苏的成本,同时大幅提升在世界上的地位。中法两个相隔遥远、本没有任何共同利益的两个国家就由于美苏而结成了事实上的战略盟友级的关系。

  从建交直至冷战结束,这一时期的中法关系进入了持久的蜜月期。但是后冷战时代,使得世界进入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中法共同战略利益消失。也就在这个背景下,中法关系迎来第一次风浪:法国连续两次无视中国的反对,先后向台湾出售军舰和战机,触碰了中国红线。为此中国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包括关闭法国驻广州总领馆、撤销两国正在谈判的大型项目等。中法关系陷入空前的低谷。直到两年多之后,戴高乐派政党赢得国会选举并组阁,承诺不再向台湾出售武器,双方关系才恢复正常。但没有共同战略利益的中法关系形同鸡肋:双方既无需求也无对抗。

  进入21世纪,中法关系却迎来两次高潮,和建交一样,推动力量又来自外部,只不过这次主要是美国。

  2003年一超独大的美国单边主义达到极致,触及到法国无法接受的底线。双方终于在伊拉克战争中摊牌。国力不对称的法国再次如同冷战一样打起了中俄牌,并和德国一起共同组成反战联盟。

  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法美冲突,但实际上中法都希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正是这个共同的战略需求才使得中国也愿意加入法国的反战阵营。此时恰逢中法建交四十周年,双方首度举办中法文化年,借助历史因素一起把中法关系推向高峰。从一个外交细节可一窥当时的双方关系:希拉克总统亲自到机场迎接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

  后来由于接任的萨尔科齐总统放弃戴高乐路线,并重新加入北约,双边共同战略利益再度消失。在这个背景下,萨尔科齐不顾中国反对会见达赖并引发中国不满,使得双方再度陷入低谷。虽然此后不久法国就做出承诺,双方关系也恢复正常,但一直到奥朗德总统任期,中法关系都维持在鸡肋状态。

  法国已不可能配合美国

  中法关系再度走高则是在马克龙出任总统之后。除了马克龙重返戴高乐主义外,很关键的因素仍然是美国。

  2016年民粹主义政治人物特朗普入主白宫,他立即兑现“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完全不顾及欧洲盟友的利益,同时首度把中国视为最大对手。等到拜登上任后,他对欧洲依然奉行美国优先,对中国的遏制更是加码。同时美国冷战后对俄罗斯长达三十年的战略挤压终于导致俄乌冲突,欧洲成了主要受害者。

  在这个背景下,中法再度具有了重大战略利益:中国要借助法国并由法国带动欧洲对冲美国的遏制。法国则要借助中国的力量实现面向美国的战略自主,同时推动化解俄乌冲突。双方的阶段性高峰就是2023年4月马克龙破例在中国尚未回访之时第三度访华。

  比访问次数更重要的是他在中国访问时的成果:双方不仅发布了有五十一个合作内容的联合声明,马克龙还在脱钩和台海问题上和美国划清了界线。

  目前这一波中法关系的发展还处于上升状态,并随着2024年中法建交六十周年的到来而再创新高。假如2024年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中法关系或将达到新的高度。由于美国单边主义和中美战略博弈的长期趋势,中法关系将迎来建交以来第二长周期的相互需要期。即使法国再出现一个萨尔科齐,届时也已经不可能牺牲自己最高国家利益去配合美国。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