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际关系/中国经济“开门红”让美西方“眼红”\张敬伟

2024-04-20 04:02: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季度,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9.6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总体保持稳定。从需求看,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指标增长总体稳定、稳中有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比上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零售总额分别增长4.7%和10%,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增长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质增长6.2%。可以说,中国经济各项指标持续回升,起步稳中有进,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5.3%的经济增长,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一季度给出的亮眼成绩单,不仅为实现全年5%的经济增长开了好头,也稳固了基础,提振了信心。更重要的是,这一经济增长,也高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知名投行,以及路透社、彭博社等媒体的预测。这更加说明,中国经济的活力并未因为一些机构的看衰而衰减,中国经济的韧性更让一些西方媒体的分析成了笑谈。

  尽管如此,一些西方媒体依然对中国经济找茬挑刺。譬如,有声音认为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形成了拖累,并指出3月份中国楼市依然不景气,新房销售面积和价格持续下降,3月份房价同比下降2.2%,为2015年以来最大降幅云云。此外,也有人认为中国消费动力疲弱,第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不仅低于市场预期,增速落后于工业增加值等。更有媒体宣称中国经济没有走出通缩阴影。

  “见顶论”是“威胁论”变种

  显然,这是拿着显微镜去挑刺,也是用放大镜找茬,这是美西方一贯的思维逻辑。要么是对中国一季度经济“眼红”,要么是故意抹黑中国经济。

  除了西方机构和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的“看低”,还有美西方政客发明的新词汇,譬如质疑中国“新三样”产能过剩。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到德国总理朔尔茨,都像商量好的一样提到这个问题。

  无论是唱衰中国经济,或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甚至西方冒出来的“中国经济见顶论”,都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变种。中国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虽然让这些论调变得苍白乏力,但这些论调不会消失,甚至还会花样百出继续炒作喧嚣。这是西方政媒低成本抹黑中国的手段,也是美西方反华遏华策略的一部分。

  中国经济“开门红”,美西方“眼红”抹黑在预料之中。近年来,美西方集体患上“恐华症”,脆弱叠加焦虑之下,言行也骄狂起来。对此,必须有理有据地批驳美西方对中国经济的各种奇谈怪论。一方面要为中国经济正名以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体现全球大国的责任担当。中国经济好起来,全球经济复苏有动力。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全球第一大经济引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西方最发达的七个国家的总和),唱衰中国经济,拉低的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拖累的是全球经济增长。

  唱衰中国经济,对美西方也没有任何好处。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见顶”,美欧经济复苏动力也会衰减。正因为如此,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甚至外交部,面对美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的各种质疑,不厌其烦进行解释说明。中国的理性和耐心,像极了好老师开导不开窍的笨学生,中国的大国自信和美西方的狭隘偏执形成鲜明对比。

  “过剩论”是美遏华新手段

  近日,美欧政要形成一波访华热潮。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到德国总理朔尔茨,他们的访华之旅都从造访中国城市开始,凸显美西方政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意愿,这有助于化解双边分歧并扩大双边合作,实现互利双赢。虽美欧在对华经贸合作立场上有差异,譬如美国是以施压逼中国妥协,德国则在合作中提出本国关切。但耶伦和朔尔茨都提出了中国“新三样”产能过剩问题。随后访华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会继续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对此,在各层级的外交会晤中,中国也就所谓产能过剩亮明了中国立场。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美欧对华实施新一轮贸易壁垒的托辞,或者说这是美西方遏制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因为美国和欧盟已经采取行动抵制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等中国新能源产品。其实,美西方批评不值一驳,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例,在欧洲市场的价格几乎是国内市场的两倍,何来中国对出口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和低价倾销?

  一季度经济虽开局良好起势有力,也面临一些短板。如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降至3.1%;如3月份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同比增幅较之前两个月有些滑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处于滑落区间。总之,消费恢复不如生产,中小微企业恢复不如大企业,经济恢复存在不平衡性。

  然而,中国经济一季度“开门红”为经济“全年红”提振了信心,中国经济有能力实现全年5%的预期增长目标。

  国际关系学者

点击排行